分类: 编读往来 |
关于《影响力》一书
北国风光
关于《影响力》一书
《影响力》一书,张主编点评过人大版的,我非常认同张主编的观点,十分讨厌书中自作聪明的注解,有兴趣的朋友可看一下社科版的此书,02年版,虽然出得早,但据说英文原版要比人大版的还要晚一些,建议朋友们可比较一下。
2007-12-12 8:51:00
第2楼
这本被芒格送给所有子女看的书,对于没有任何心理学背景知识的人而言都是很容易理解和入门的教材,同感,注解是画蛇添足,各位看的时候最好不要理他!
2007-12-12 9:51:00
第3楼
社科版好
2007-12-12
9:54:00
第4楼
我后悔没买社科版,现在买不到了
2007-12-12
10:20:00
第5楼
其实无所谓,不看注解就好了
2007-12-12
10:42:00
第6楼
去孔夫子旧书网,十成品相的都是新书。
2007-12-12
10:45:00
第7楼
谢谢剑舞龙吟!
2007-12-12
11:13:00
第8楼
确实是本必看好书。
2007-12-12
11:59:00
第9楼
《影响力》
2007-12-12
14:00:00
第10楼
看了三月的介绍,我想看看人大版的了,至少译文 准确、流畅。
2007-12-13
13:39:00
第11楼
一口气读完,好书!
2007-12-14
9:54:00
第12楼
我读的人大版,读下来很顺畅。至于点评,罗卜白菜,并不妨碍。
2007-12-15
20:03:00
第13楼
人大版翻译更流畅!更适合阅读,至于注解方面,也只是编者一家之言,看看笑笑就行了!
2007-12-17
11:24:00
第14楼
我读的是社科版的,可以看一下以下的评论,仅供参考。
读《影响力》还是要读社科版,原因有三个:
第一,社科《影响力》是新版,人大《影响力》是旧版
社科版《影响力》和人大版《影响力》是同一本书的两个版本。虽然社科版的《影响力》比人大版早了整整5年问世,但社科版所翻译的是2001年出的《影响力》第四版,而人大版翻译的是1993年出的旧版。两个版本的行文结构完全一样,唯一的差别是,原作者在第四版中加入了近年来新的研究成果和新的案例。比如说,在社科版的233页(第六章,权威)上,是一幅拉里.金采访比尔.克林顿的照片。你在人大版中找不到这幅照片,因为写那一版的时候,这场采访可能还没有发生呢。
既然有更新更好的东西,为什么还要买旧的、过了时的东西呢?
第二,人大版《影响力》的翻译远不如社科版的优美流畅
人大翻译《影响力》的时候,社科版的《影响力》已经在市面上流行好几年了。事实上,人大版的《影响力》到处都是“参考”社科版《影响力》的痕迹。但尽管如此,人大版的译文还是远不如社科版的优美流畅。读者只要读一读“引言”(或人大版“序言”)的第一页,马上就可以判断出两者的优劣高下。
第三,人大版擅加内容,臃肿累赘;社科版干净利落,保持了作品的原汁原味
人大版在原版本的基础上加入了专家解读、中国案例等内容。这完全是画蛇添足。《影响力》本身写得条理清晰,通俗易懂,而且案例也十分丰富,这些“专家解读”和“中国案例”根本就没有必要。事实上,这些额外添加的内容在见解的深刻、思路的清晰上比原作明显地差了一截,反而降低了全书的整体水平。
本来社科版的《影响力》翻译的是原书的最新版本,内容比人大版略微丰富一点。但人大版因为自己添加了不少内容,反而比社科版多了整整60页,价钱也高出了将近百分之二十!这60页“蛇足”不仅浪费纸张,也浪费读者的时间和金钱,还是不要为妙。
总而言之,人大版《影响力》是看到社科版《影响力》的成功之后出炉的一部跟风之作。这一举动本身,就是对社科版《影响力》的一种肯定。人大版《影响力》中引用的所有那些对《影响力》的赞美之词,都是针对社科版《影响力》的。读《影响力》,还是要读社科版。
2007-12-18
9:30:00
张志雄
谢谢,欢迎这样的讨论.
2007-12-18
10:38:00
第16楼
晕倒
2007-12-18
14:42:00
第17楼
呵呵,可以下载社科电子版的
2007-12-20 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