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是韦小宝

(2007-08-13 11:50:04)
标签:

趣味/幽默

  本书在1998年以《可疑的笑脸》为名出版,2004年又以《串烤韦小宝》为名再版。本书的优点可能是才气横溢,缺点是有点玩世不恭——这是我现在很不喜欢的。当然,今天我也写不出这种亦正亦邪的书了。

——张志雄

第七章 似曾相识燕归来 韦小宝与我们(上)
1.我是韦小宝

    我知道有韦小宝这么个人物,是在四五年前。当时一家期货交易所办了份报纸,我的一位中学同学小刘在那儿做编辑。小刘已和我分别多年,大家重聚分外高兴。那天,喝完酒,来到报社办公室,见期货交易所的总经理兼主编正向编辑部主任畅谈发展大计。从小刘那儿,我已多少了解到这位总经理颇有雄才大略。小刘每每谈起自己的领导,总是肃然起敬:“说不定在我们身边就出来这么个伟人哩。”但那天总经理十分疲倦,倒是那位编辑部主任很有趣。他似乎有点唯唯诺诺,不失机会地抬抬总经理的轿子。一会儿,提到一些投资者认为总经理最近出台的交易规则很英明;一会儿,又说到有些交易所的职工和投资者还未深刻理解总经理的战略计划。逗得本有点漫不经心的总经理渐渐由激动而亢奋,打探特谈鸿图远景。从总经理的眼里,似乎看到交易量和投资者变成了千军万马,他则成了烟硝弥漫的战场上的将军。

我是韦小宝

    编辑部主任的马屁拍得越来越神,他已经开始和领导探讨一个词语的用法。“老总,您上次讲话中的‘过度投机’的‘过度’用得好用得妙。不投机,市场怎能搞得大,交易量怎么能上去?若我们按上面的指示,打击投机,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我们又不能不照办。老总在‘投机’前面加了个‘过度’,投机是可以的,过度就不对头了,真是神来之笔。”

    “哈哈,‘过度’不是你想出来的吗?”

    “不,不,是老总在上次办公会议里就阐明了这个意思,我只是把它写下来罢了。”

    “外面的看法怎么样?”

    “大户老张昨天跟我说,老板为了我们可煞费苦心。什么叫过度?这学问可就大了。10%过度还是25%过度,谁都说不清。”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嘛。”

    “老总,你今天谈的东西也很有意思着哪。我为您做个访谈吧。”

    “我最近频频露面,不大好吧。”

    “目前的投资者需要你的声音。市场低迷,交易量日益缩小,老张老李都说没您振奋一下大家的心态,不行啊。”

    “好吧,你拟个稿子给我看看。”

    总经理一走,编辑部主任忽然变了模样,朝小刘扮了个滑稽相(我这时才发现他是我的同龄人),嘻嘻哈哈起来。

我是韦小宝

    他又作手提拎包装,嘿嘿嘿地道:“老总是康熙,我是跟班韦小宝。”

    “韦小宝是谁?”

    “你会不知韦小宝?”小刘十分诧异。

    “韦小宝是金庸小说中的大人物。他呀,想把皇宫变成大妓院。”编辑部主任又嘿嘿地笑道,模样有些贼忒兮兮。

    我目瞪口呆。那时,我只读过两本武打小说,金庸的《书剑恩仇路》和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那还是在大学时读的。金庸小说的人物个性多姿多彩,我是能够想象的;但他的武侠小说主人公竟是个妓院小老板(而且把生意做到了皇宫!),真是匪夷所思。

    记得那天我因见到老总(也很年轻)对编辑部主任肩膀拍拍打打,很亲切随便的样子,便对他说:“好象你们的主编对你很够朋友。”

    他突然收住笑容,不以为然地冷笑:“朋友?只要他是你的领导,就永远不会当你是朋友。如果他与你称兄道弟,你千万别信。”

    凌晨三点,我和小刘困得不行,都走出办公室,留下主任,模拟着总经理的口气,一问一答自说自话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