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脸上笑眯眯,不是好东西

(2007-08-14 10:50:20)
标签:

趣味/幽默

  本书在1998年以《可疑的笑脸》为名出版,2004年又以《串烤韦小宝》为名再版。本书的优点可能是才气横溢,缺点是有点玩世不恭——这是我现在很不喜欢的。当然,今天我也写不出这种亦正亦邪的书了。

——张志雄

第七章 似曾相识燕归来 韦小宝与我们(上)
2.脸上笑眯眯,不是好东西

    我又碰到这位同龄人几次,他读的书极多,也喜谈论,可我从没有发现他谈起其它话题有比韦小宝更带劲的。他谈别的,可以主观可以客观,可以带感情也可以不带感情;谈韦小宝,却是整个身心都在投入,得意忘形之至。韦小宝的话和做的事,似乎就是他说的和做的,他与小宝合一了(在我看了《鹿鼎记》后,再细细观察,发现他的行迹很像《鹿鼎记》的续集,而且没有一般续集所特有的狗尾续貂的毛病)。

    不久,我又遇见了一位朋友,他的书生气要比那位主任足得多,也懦弱得多。我便问他韦小宝是个怎样的人物?

    “韦小宝,哈哈,他有七个老婆,他全没武功,只会用石灰撒人家的眼睛,却做了大官。”

    我还很奇怪地发现,原来一张很严肃古板的脸,忽然笑得灿烂无比,没一点儿正经,对小宝充满了欣羡神情。

    我有些迷惑不解,于是碰到人便问,“你知道韦小宝吗?”(到写这本书时,我还在不断地问。)我的同龄人和比我小十几岁的70年代后期出生的“小后生们”,几乎都看过《鹿鼎记》。他们的神色和说法也几乎是一致的。即使平时很拘谨的人,这时脸蛋也像花一般绽开,浑身放松,眼神也有些不对劲。我的抽样调查的结论惊人一致:第一,韦小宝有七个老婆(说到这点“被调查者”总是脸色笑眯眯的,按小宝的形容是“脸上笑眯眯,不是好东西”);第二,他是个无赖,全没武功,不按牌理出牌;第三,但他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幸运得让别人发疯。

脸上笑眯眯,不是好东西

    这样,我觉得自己没看过《鹿鼎记》,不大对头。我不知怎的,对人人说好的书总是持怀疑态度——事实上,若去翻翻绝大多数这类畅销书,我确实比较失望。但这次我被这种非看不可的念头折磨得有些疯癫,有些莫名其妙。

    我单位的勤杂工是位1975年生的江苏小后生,一脸憨厚相。一天,我正对同事搞抽样调查,平日从不说话埋头地毯吸尘的小后生突然眼睛一亮:“小宝?他有七个老婆。”脸相从傻不拉叽一变而为眯眯笑。于是,整个办公室的人都用很怪异的眼神看着他。

    当天晚上,我从小书亭内搬回一套《鹿鼎记》,从晚到早,从早到晚,班也没上,一气读完。说老实话,我有些失落。但不像一般在巨大的预期心理读一本所谓的好书后,所感到的不过尔尔的失落;而是觉得一座大山扑面而来,自己的野心破碎了。

    现在想来这个野心实在破得好,因为它本身就带些韦小宝式的投机取巧。我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曾受索尔贝娄《赫索格》的影响,想写一本雅俗共赏却照样“雅”得能获诺贝尔奖金的书(请原谅我的野心。那时正在讨论中国文学如何寻根寻到地球的那一端去。正如中国足球如何走向世界的呐喊也会激励一帮小孩子天天苦练脚头为国争光那般)。我便把眼光瞄准了武侠小说,尤其是金庸的小说,这么多的人都被弄得神魂颠倒,必有魅力。当时我也按批评家告诉的常识去思考,武侠小说的人物不真实,叙事方式太传统,思想性差。若我模仿塞万提斯的手法,把武侠小说颠倒过来,加入“当代意识和感性”,这么一糅合,笃定成功。我曾设计过一个情节,说的是一位武打小说迷,一天在车间办公室偷偷看武打,被车间主任发现。他迷离恍惚之间,误认主任是邪教教主,随手拿起一只电表往主任头上砸去。然后他走向江湖,颠三倒四地侠义去了。后来觉得这种写法比故事本身还荒诞不经,罢了。

    看完《鹿鼎记》后,全傻了。你可以说,金庸的叙事手段仍是大仲马式的,《鹿鼎记》也没有很深刻的关于人与人或事与词之类的玄想,但完全具备当代中国的知性和感性。韦小宝完全是一个很可能不朽的人物。

    当时我还没想到去写一本韦小宝和当代社会联系的书,只是有意无意把韦小宝的所作所为看作认识理解同龄人和自己的一个坐标。

    这样的效果也很奇妙。就像上两代人(至少曾经)经常问的问题:“你看过《约翰·克利斯朵夫》吗?”(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位比我大十多岁的邻居有天无比惊讶地说:“你竟没看过《约翰·克利斯朵夫》!”这口气好象我比文盲还不如似的。)当我和同龄人初次见面,不免拘谨陌生时,我都会很随意地问:“你读过《鹿鼎记》吗?”“《鹿鼎记》?韦小宝,哈哈。”这样,我们八九不离十会聊起小宝来。聊完天,大家的架子或姿态都放下了。

    小宝确实长盛不衰。克隆问题,足球比赛,股市行情,都有季节性、周期性和即时性,只有小宝是个随时都可取用的公共话题和形象。

    当然,提及小宝便哈哈哈笑眯眯的,基本上是男性。应当承认,女性尤其是女孩儿对小宝不单不感兴趣,有的还十分讨厌。小宝有七个老婆,对很有独立解放意识的女青年而言,这是个噩梦。而且他所猎取老婆的方式也是土老财式的,与当代彬彬有礼的绅士式,距离也确实远了些。我想,女性对小宝的厌憎并不在于他的油腔滑调或使坏恶作剧(很多女孩对古龙《绝代双骄》中的坏孩子小鱼儿就难以忘怀),而是小宝对待女性的态度,按一位在上海闯荡了几年的哈尔滨的二十出头女孩的话:“你们有些男人看女孩的眼神像是我们一点都没穿衣服。”

    不过,大多数都市女性真的不喜欢韦小宝?若小宝走出文学形象,活生生地在她们面前出现呢?

脸上笑眯眯,不是好东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