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土“第六场诗歌接力”——元宵

标签:
诗歌接力元宵说话的云新乡土文化 |
分类: 主人寄语 |
今夜,抽穗的焰火把庙会的闹腾映红
在大地之上,放飞希望,放飞梦想,放飞祝福的歌谣
邀一轮圆月,和你对酒当歌
在彼此的深情里沐浴,我能忘记忧愁、过去和远方
灯火阑珊处,我用诗歌垂钓你目光里的炽热
王者雄起。舞就的祥和,夜与昼一并狮腾
满地落英,天上人间共鸣着和谐的乐章
烟花谱曲,爆竹吊嗓,涂抹一份绚丽,捧出心尖饱胀的情愫
在延绵的雨中,烟火叫喊春天的花朵
当然不少我多情的陪伴,共一曲花好月圆
炫舞指尖的春雷,炸响祥瑞的涛声热烈奔涌
诗词两阕,似水的时光托起万朵的嫣红
激情点燃生命,我的双肩长出腾飞的羽翼
以焰火之躯,感受幸福的颤抖,涅磐一般的燃烧
惠风和畅的日子,寄居诗意的家园
明媚且生动吧,让我在灯火阑珊处执子之手
火树银花,春风举着古老的祖国,披荆斩棘
今夜,“宵”遥的鼓,敲响了地平线上的升腾
逾越樊篱,置身于翻滚的麦浪感受上元的图腾
花灯下的闪耀,唱响和谐家园的号子
就用一竿长篙荡起诺亚方舟,让鼓涨的银河滋养我们的爱情
附:
元宵——第六场“诗歌接力”规则
接力诗人:任君行、陈惠芳、荆臻、倚罗香、曾继强、黄曙辉、说话的云
主持人:陈惠芳
时间:2012年2月5日晚7时30分——11时30分。
地点:陈惠芳博客。
诗人幸会闹元宵(《元宵》附帖,欢… (直接点击进入)
九人九章,九九归一。大吉大利!
接力顺序:
任君行和他的宝贝女儿。
任君行的BLOG


小睫的博客
评论
一曲花好月圆的元夜之歌
黄曙辉
按照惠芳兄的设想,九位诗人参加接力,诗歌写九章,九人九章,九九归一,大吉大利。他事先并没有提示大家写什么东西,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用怎样的方式表达,一切都在不确定中进行着。到我写这篇评论的时候,诗歌正好进行到了第六章了。我暂时还不知道最后是怎样的结果,但是,至少从上面大家的表现来看,已经非常出色。这给了我们新乡土诗派一种鼓励。大家通过诗歌接力,已经逐步找到了表达的最佳方式。在诗歌内在发展的脉络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相通与默契。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为了锻炼大家的写作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惠芳兄今晚打乱了通常由他开头的惯例,自己退居二线,将新人任君行推到了舞台的中央。说老实话,因为我对任君行了解不多,开始还真有点担心他能否担此重任。没有想到的是,接力开始,他写下第一句诗后,我对今晚的接力充满了信心,有了稳操胜券的感觉。诗歌题为《元宵》,这样的题目写的人太多了。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写元宵的诗歌。可是,任君行的第一句诗,依然十分新颖,不禁内心惬意,充满期待。
任君行的第一句是这么写的:“今夜,抽穗的焰火把庙会的闹腾映红”。真是横空出世,仿佛在宁静的夜晚突然绽放在天空的烟花,如此突兀,却又如此自然,如此美丽,很好地确定了整首诗的基调。陈惠芳接着进一步夯实基础,点出了他“眼睛飘飞着龙年最初的喜悦”。龙年刚到,第一个月圆之夜即将到来,能不满眼喜悦吗?由于这首诗的基调已经确定,参加接力的诗人们这时候才算是心中稍微有了一点儿底。于是,乘着歌声的翅膀,大家蜂拥而出,开始踏歌赏月,欢歌笑语,“你看,红烛满天,烟花如雨,欢歌如潮”,多么美好的场景,多么美好的感觉!把盛世太平的元宵之夜愉快美好的情绪十分完美地写了出来。
美好之夜已经唱了起来跳了起来,这些激情洋溢的诗人们恨不得将如此美好的情感立即感染所有的观众听众。他们唱歌,他们跳舞,他们吟诗,他们饮酒,所有往昔不愉快的东西统统丢到了九霄云外,他们只尽情享受这难得的美好夜晚。诗写到第三节,虽然美好的感觉在延续,虽然不愉快的事情想遗忘,但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总还有一些不能忘记的东西萦绕心头,有某些不能对人言说的疼痛,让诗人们不能不产生一丝遗憾。可是,他们依然没有忘记这个美好的夜晚,他们不想让疼痛与遗憾影响此情此景,他们“挥去苍茫中那些寒冷,流淌朗润的春流,月影下,让幸福牵着幸福,甜蜜搂着甜蜜
这样的忘记并非背叛,这样的忘记是为了享受元宵之夜的美好。人生短暂,生活幸福,我们没有理由不尽情享受。诗歌进入到第六节、第七节,诗人们一路抒发着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怀想,也抒发着对于美好生活的珍惜与回味。他们把盏吟诗,他们希望伟大祖国像大唐盛世一样崛起,他们希望人间天上天上人间共此时,柔情似水,笙歌动地,“烟花谱曲,爆竹吊嗓,涂抹一份绚丽,捧出心尖饱胀的情愫”。诗歌的第七节、第八节,诗人们的情感进入到了高潮,“千门灯火,苍穹喊着元宵的乳名一路高歌∕万家喜庆,大地飞扬新春的气息八面威风”,甚至恨不得“激情点燃生命”,让他们的“双肩长出腾飞的羽翼”。这么诗意的夜晚,这么诗意的生活,他们的激情在燃烧,他们幸福得在颤抖,他们抒情,“让青草追赶我们的脚步,让花朵储满我们的笑声”。为什么要让青草追赶他们的脚步?因为他们的心已经早于春天的脚步到达春天。为什么要让花朵储满笑声?因为他们内心的幸福已经溢于言表,荡漾在如花的笑脸之上。火树银花不夜天。他们多么希望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多么期望我们伟大的祖国每一天都像今天一样美好,在激烈的竞争中像浴火涅槃的凤凰,获得新生。
我的文章写到这里,诗歌也快接近尾声。到了最后一节。我刚刚看到了任君行和陈惠芳写下的两句:“今夜,‘宵’遥的鼓,敲响了地平线上的升腾∕今夜,‘元’满的舞,激荡了茫茫太空的豪情”。多么漂亮的兩句,激情如火,豪气冲天,将诗歌的情感旋律推到了最高潮。这注定了是一个美好无比的夜晚,这也注定了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今夜,新乡土诗派的诗人,继承古老的传统,在花好月圆之夜吟诗作赋,对月放歌,共同歌唱美好生活,共同祈祷美好明天。
纵观全诗,主题非常突出,格调欢快明丽,节奏有起有伏,语言跳跃多姿,意蕴丰富多彩,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氛围,感觉真的很美好。如果将诗中个别用词稍作修改,《元宵》一诗,几乎可以说已经接近完美。我曾经大量阅读过关于写元宵之夜的作品,有许多作品非常出色。不过,今夜我可以斗胆地说,我们新乡土诗派在壬辰元夜写下的这首诗歌,绝对是一首出色的好诗歌,即使放在那些最好的作品之中,也依然可以与之比肩。
(2月6日凌晨2时陈惠芳校正)
火树银花鱼龙舞
倚罗香
新乡土诗派以简约、坚实为风骨,已经成为诗歌文化的一道风景线。她正以创新大胆探索步履雄姿勃勃走来,迎来了繁花似锦的春天。回顾探索小插曲,恰如陈惠芳老师所言,从“个体写作”到“群体和诗”,再发展到“诗歌接力”,是聚沙成塔、
昨晚的元宵诗会更是令人拍案称奇,惊艳四座。诗人们以饱满的创作激情,怀抱着对诗歌的痴情,在元宵夜来临之际,吟咏了一曲元宵骊歌。他们以热情洋溢的诗句表达了心灵深处对诗歌艺术的挚爱,以及对元宵佳夜喜庆祥和氛围的向往和美好的夙愿。我似乎感受到红楼梦里,暖香坞雅制灯谜,元宵佳节挂彩灯,聆听着小曲,津津有味地看着大戏的隆重喜庆场景,佳节温香拂面的惬意拂面而来。
闹元宵诗歌接力,九人参加共序九章,暗示着圆满吉祥之意。这次的诗歌接力打破了以往对主题具体要求的拟定限制,而是凭借诗人们瞬间的感悟和默契,浑然天成为闹元宵的不可预测的风格。解放了诗人们的手脚,百花齐放顺着引领诗人的起句,一环扣一环的演绎诗歌的内涵,给诗人们以无限大的思维跳跃空间。比如月光要求:以抒情为主,展现女性柔曼、细腻的心思,格调明快为基调。这次陈慧芳老师大胆创新,不墨守陈规,大胆尝试敢为人先。结果谁都无法预测,激烈而酣畅的一场闹元宵诗歌接力,真是给人跨时空的惊叹,效果甚佳。每人诗人几乎淋漓尽致的发挥了自己的最佳水平。可以说在这一诗歌接力中,出色的演绎了诗歌的内涵,无论是起句的契领,还是随之的意境衔接,而后压阵的结句可以说,脉络清晰主题明确,围绕一个喜庆基调,诗人们对诗歌的感知把握相知默契上,几乎接近完美。这也是新乡土诗派的一道曙光,也是对新乡土诗派诗人们及时雨般给力的鼓励。
诗歌的艺术大家都在研磨,每个诗人心中都有一把界定真伪的尺子。我个人感觉文字是心灵孕育的婴儿,文无定法,摒弃一些陈芝麻烂骨头的裹脚布理论,将其统统抛之脑后,不要为之束缚了手脚。好的诗歌应该空灵易懂,深邃而非语句晦涩不知所云,出新极为重要,而这个新重中之重就是文章的灵魂,有了属于自己的灵魂就就不会成为孤魂野鬼。这个新也涵盖词汇炼字立意表达等等。感悟思考多看,是酝酿诗歌灵魂的主渠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觉得就是以自己饱满的人生阅历,磨砺出的一种独树一帜的美。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崭新的文字表达,空前绝后才会出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惊艳。
回眸展望此首诗歌的诗意倾诉,第一节喜庆铺陈,第二节围炉取暖,第三节幸福絮语,第四节谜底揭题,第五节团员美景,第六节舞就祥和,第七节花好月圆,第八节一路欢歌,第九节元夜图腾。诗人们对这美丽的元宵之夜抒发了真情实感,把灵魂深处的藏匿已久的夙愿情绪,做了裸露的表白。句句真切句句激昂,句句饱满句句动情。诗兴大发灵感乍现,演绎了一幅吉祥如意喜庆闹元宵的图画。使我们目睹了不同风格写作的诗人们,默契和谐性灵相通的合作场景,感受了年味未尽的味道,韵味无穷,扣人心弦,精彩拔节。
担纲首领句的是任君行,表现非常出色,引领大家铺陈摆阵一路狂奔,比较圆满的完成了领唱之重任。首句“今夜,抽穗的焰火把庙会的闹腾映红”。一语点破了元宵夜喜庆欢腾的气氛。“抽穗的焰火”“映红”犹如惊鸿一瞥把元宵夜撒欢的景象罗列出来,继而花灯腰鼓金狮等等踩着和谐的脚步,喜庆的节拍舞出一片欢歌。和往日寂静的夜空形成鲜明的对比,于是眼眸随之闪亮,于是乘势出发的诗人们放飞梦想,放飞希翼,欢声笑语,吟唱了一曲祥和的春曲。结句“你看,红烛满天,烟花如雨,欢歌如潮”和首句呼应,把此小节推向高潮。朴素的意向勾勒了元宵夜的美妙感觉,抒发了对元宵夜的礼赞喜悦之情。
这样美好的夜晚,这样心动的时刻,此情此景感动了诗人们澎湃的心灵,身心完全融入了节日的氛围中。忘却了今夕何夕,忘却了忧愁和烦恼。围炉取暖嫦娥舞蹈,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趁着良辰美景恣意抒情狂欢。继而“踩着高跷的月牙,絮絮的俚语娓娓道来,尽管甜蜜温馨,也不免伤感疼痛,思念如潮牵念如丝带。“和秋姑娘打着手语,踏着盛装舞步”挥去寒冷捧起春流,重温月影下幸福和甜蜜的滋味。于是月圆之夜抛出谜题。乘飞翔之势奔向远方。在故乡的园地期盼,在汤圆的欢笑声咀嚼甜蜜,心与心的碰撞激荡出如花的美丽情节。捧出珍贵的思念给你。捧出一种精神的意念,一个坚固的精神堡垒,一个魂牵梦绕的精神磁场。洗浴着诗人们的蓬勃的精神力量。于是灯亮了,心亮了,团团圆圆玉宇澄澈,所有的冰碴都融化,相拥的体温更是温暖和恩暖的叠加。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灯火阑珊处,回归诗歌回归诗潮,于是就有了用诗歌垂钓你炽热的目光。人生几何?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人们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活在当下,活出质量,活出气节。随之诗歌随之王者的雄起,唐诗宋韵唱出团聚的凤舞,在一曲笙歌的激情中炫舞指尖春雷的轰鸣,饱胀的幸福是朝圣者的欢呼。抒发了诗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最后诗歌随着“千门灯火,苍穹喊着元宵的乳名一路高歌”而一路高潮喷涌,抒发了对未来的憧憬,对祖国披荆斩棘的欣欣向荣景象。以及柔情似水的温情,还有烟花谱曲,爆竹吊嗓的情愫。激昂辗转凯歌昂扬。高潮的喊声叠起,澎湃的心灵涨潮,蓬勃的号角,饱满的圆月圆了你我团圆的渴望。用激情点燃生命,肩膀振翅疾飞,黄河也情不自禁引吭高歌成绝响。多么豪迈!多么壮观!爱情的诺亚方舟一竿撑起,诗意的夜晚挑起脊梁。颤抖幸福的呼声发自内心,凝聚成一股洪流,追逐着暂新的春天,火树银花不夜天,笙歌燕舞笑开颜。仿佛看到蓬勃的祖国在招手,幸福喜庆祥和汇成了无边无际的海洋。团圆的月啊,在诗人们热情洋溢的饱满情绪中昂扬。“今夜,‘宵’遥的鼓,敲响了地平线上的升腾,今夜,‘元’满的舞,激荡了茫茫太空的豪情”。把诗歌推向高潮之高潮,即是画龙点睛之笔,也是诗歌的眼睛,漂亮而传神,激情而澎湃,祥和而高涨。一曲抒情激昂的闹元宵变奏曲,圆满而滑向尾声。
祈福明天会更好,祖国的美好明天蒸蒸日上的步履阔步前进,奔向辉煌。
整首诗歌,脉络清晰主题明确,欢快而明朗,节奏起伏自然,有疾有缓,有血有肉,风骨硬朗,语言形象生动,诗歌跳跃有嘉,意向自然而饱满,涵盖诗人们比较过硬的文学功底。洋溢着欢乐喜悦的主旋律,铺陈有序,衔接自然,可以说是此闹元宵诗作,是新乡土诗派的精彩演绎的代表作。在诗歌的艺术里见证了新乡土诗派的主流,他筑起的诗歌空间正如春风款款走来,擦亮人们的眼球,形成了一座里程碑的惊叹。这首诗歌无论是诗歌的语言,还是诗歌的构建上,都是比较成熟的,耐人品味,展示的精神内涵极具张力,富有诗歌变奏的激昂。可以说新乡土诗派是独立的,是可辩认的,我相信新乡土诗派会会把生命的体验从自身的感受扩大到更广阔的领域,会使诗歌饱满而丰腴。一如音乐的流淌,弹奏出生命中多姿多彩的变奏曲和交响曲。
2012-02-06 17: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