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时读书乐

(2018-04-24 15:06:53)
标签:

苏州

王稼句

四时读书

快乐

分类: 文园夜读

四时读书乐

何  


我在狗年初二日闲逛苏州诚品书店时所购《四时读书乐》一书,乃是苏州才子王稼句的一部读书随笔集,他在“题记”中说:“这个书名,乃取集中一篇的题目,那是借着苏州某旧宅的砖雕门楼说事,因在那门楼下枋上雕镂着‘四时读书乐’的场景。宋末元初仙居人翁森写了一组《四时读书乐歌》,四首七律,分春夏秋冬,咏读书之乐。”

王稼句拿来作书名的这篇《四时读书乐》,开头就设问:“‘四时读书乐’实在是个迂阔的话题,既不合时宜,又有点酸溜溜,如今能以读书为乐的,还有几多人在?”

古人是认定四时皆宜读书、读书皆得其乐的,故以“四宜”来命名斋馆厅堂者多不胜数。比如海宁陈氏安澜园有“四宜书屋”,诗曰:“夏凉冬暖总相宜,秋月春风更最斯。雅合四时读书乐,每来却坐不多时。”世祖玄烨曾将此四宜书屋仿建于圆明园,高宗弘历为它题诗一首:“春夏秋冬无不宜,所宜乐总读书时,何须千里盐官忆,即景吾方勉近思。”都是鼓励读书的话。周作人这样说读书的好处:“古人劝人读书,常说他的乐趣,如《四时读书乐》所广说,读书之乐乐淘淘,至今暗诵起几句来,也还觉得有意思。此外的一派是说读书有利益,如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升官发财主义的代表,便是唐朝做《原道》的韩文公教训儿子,也说的这一派的话,在世间势力之大可想而知。我所谈的对于这两派都够不上,如要说明一句,或者可以说是为自己的教养而读书吧。”

  

王稼句很赞同周作人的说法。他有4大间书房,里面摆满了书。他说:“我的读,无非是想多知道一点世上的事。”收在这本《四时读书乐》中的32篇文章,几乎都是他在书房里翻旧报刊、旧文献捡拾出来的书人书事。书中以《苏游梦痕》为总题的8篇文章,通过对大量史料的爬梳、比对,去伪存真,重新讲述了苏曼殊、周作人、钱基博、张恨水、郁达夫、朱自清、沈从文、田汉等文化名人与苏州的故事,里面有不少新鲜材料。比如说,周作人一生只到过苏州一次,但他最早公开发表的《说死生》《论不宜以花字为女子之代名词》两篇文篇,按照他回忆录里的说法,却是刊登在“苏州出版的《女子世界》”杂志第五期上。其实《女子世界》是丁初我在常熟创办的妇女刊物,大概周作人认为常熟是苏州的属县,就把它归入苏州名下了。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周作人一直对苏州念念不忘,前前后后写了《苏州的回忆》《南北的点心》等多篇赞美苏州的文章。另外,他始终关注妇女问题,与此也不无关系吧。而朱自清曾在苏州被叶圣陶等友人盛情接待过4天,竟没有留下任何关于苏州风物的文字,“真是可惜了”。我们从中是不是也能看出一点周作人与朱自清性格的不同呢?

  

王稼句在故纸堆里钻进钻出,常有一些新发现。比如说到以上海为活动中心的鸳鸯蝴蝶派,我们知道那是一个很大的文学群体,王稼句却别具只眼注意到这个群体里以苏州人为最多,有徐枕亚、吴双热、包天笑、周瘦鹃、范烟桥、程小青、姚民哀、平襟亚、徐卓呆、江红蕉、程瞻庐、顾明道、郑逸梅等,即鸳鸯蝴蝶派“五虎将”中有其三,“十八罗汉”中有其五。某次我在苏州热闹的观前街附近晃悠,偶一抬头,惊见路边某旧宅大门一侧钉着“范烟桥故居”的牌子,吓了一跳。由于大门紧闭,无法入内参观,我跟牌子照了张合影发在微信上。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陈子善教授看到了,很有兴趣,让我把照片发给他作某杂志的封底。我的意思是,王稼句生活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苏州,他钻故纸堆有本钱。苏州还有个黄恽,这些年钻故纸堆也钻出了很大的名堂。

其实,任何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关键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晋人谢泳先生南来厦门教书,在旧书摊淘到材料,考证出方便面原是厦门人发明的,让我们这些“老厦门”很是汗颜。说到根子上,还是读书不够。

《四时读书乐》

著者:王稼句

出版:九州出版社

时间:2016年9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