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适对《红楼梦》的态度

(2018-04-24 15:09:44)
标签:

红楼梦

胡适

态度

艺术价值

分类: 文园夜读

胡适对《红楼梦》的态度

何  


胡适先生的《<红楼梦>考证》,与蔡元培先生的《<石头记>索隐》、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辨》、景梅九先生的《<石头记>真谛》,历来被推为开中国红学研究先河的专著。有趣的是,胡适先生研究红学的观点就是《红楼梦》太差。1960年11月,他在和苏雪林、高阳通信时说:写了几万字考证《红楼梦》,基本没有说过一句赞颂《红楼梦》的文学价值的话。“我一直感觉,《红楼梦》比不上《儒林外史》;在文学的技术方面,《红楼梦》比不过《海上花列传》,也比不上《老残游记》。不仅比不过《儒林外史》,也比不过《水浒传》。”

  

近读王鼎钧先生回忆录四部曲之四《文学江湖》,发现胡适先生不仅写文章时看不起《红楼梦》,在现实生活中也毫不掩饰对《红楼梦》不屑一顾的态度。据王鼎钧先生说,1959年,他所在的广播公司计划播出《红楼梦》,请胡适、曾虚白、李辰冬、李宗侗诸先生担任这个节目的顾问。胡适先生爽快地答应了,还提议增聩史学教授吴相湘。在胡适先生主持下,广播公司先后开了三次顾问会议。

第一次会议首先谈到《红楼梦》的版本,胡适先生决定选用“程乙本”,乾隆五十七年程伟元刻印、高鹗修改过的本子,台北世界书局买得到,它的好处是语言比较浅显通俗,用听觉接受困难比较少。然后讨论应该原本照播还是加以删节?胡适先生不假思索地说,警幻仙子、太虚幻境可删,女娲补天、顽石转世必删,宝玉失玉和尚送玉也没有播出的必要。王鼎钧先生在旁担任记录,暗中非常惊讶:“他甚至说,《红楼梦》有很多琐碎冗长的记述都可以删掉,只选有情节的章节播出。”

  

会后立即到世界书局买书,王鼎钧先生和导播埋头苦读,做出播出台本。他向节目部邱主任请示:是否可以把贾宝玉初试云雨情、贾天瑞正照风月鉴删掉?是否把大观园对对联、行酒令、作五言排律删掉?邱主任都说可以。“至于胡先生指出的‘迷信’呢,邱主任说不能删。如果不删,我担心胡先生不高兴,他再说一遍‘不能删’。”

第二次顾问会议,王鼎钧先生提交“作业报告”,胡适先生听了一时没有反应。节目部邱主任问大家:有没有不该删、删错了的地方?大家默然,胡适先生看了王鼎钧先生一眼,很客气地说:“删掉的都是该删的!删掉的都是该删的!”言外之意,还有没删掉的也该删。但他没有明说,广播公司的人就装傻,算是蒙混过关了。

节目播出之前,为了造势,广播公司计划请各位顾问对听众发表广播演说,各人从不同的角度谈谈《红楼梦》这部小说,其中有一个题目是“《红楼梦》的艺术价值”。胡适先生看到这个题目,忽然提高了嗓门说,《红楼梦》哪有艺术价值?他接着说,《红楼梦》没有情节,他住院检查身体时,朋友送他一本《基督山恩仇记》,这本小说有情节,好看,那才有艺术价值。王鼎钧先生听了,一时“惊诧莫名”。看来,这是胡适先生对《红楼梦》的真实态度:《红楼梦》的艺术价值比通俗小说《基督山恩仇记》还要低!

据说,胡适先生在台湾很少实际参加文艺活动,这或许是惟一的一次。以宽容著称的胡适先生对《红楼梦》的不宽容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于读完整本《文学江湖》,我就记住了这个场景。事实上,《文学江湖》是一部信息量极大的回忆录,有许多与台湾文学相关的新鲜材料。

 

《文学江湖》

著者:王鼎钧

出版:三联书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