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逢甲咏红楼诗
(2011-02-15 13:30:46)
标签:
咏红楼梦邱逢甲民族英雄抗日护台文化 |
分类: 好书迷眼 |
邱逢甲咏红楼诗
邱逢甲(1864—1912),字仙根,号仓海,台湾苗栗人,出身望族,光绪十五年进士,为兵部主事。公元1894年爆发中日战争,邱逢甲即集乡民而训练,以备战守。中国战败后,腐败的清朝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邱逢甲三次刺血上书,要求“拒倭守土”,后只身秘密回到台湾,发动群众,组织青壮年,亲自率领“八千子弟”起义抗日,并号召“人自为战,家自为守”。因经费不足,他“倾家财以为兵饷,不足则乞诸义士以助之”。他们与日本侵略者血战二十余昼夜,终因孤军无援而失败,不得不退回大陆。后任两广学务处视学、广东谘议局议长。1911年以广东代表身份参加各省代表联合会议;辛亥革命后,被举为南京临时参议院首位台湾籍议员。 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南京。
我对抗日护台的邱逢甲非常敬重,当年写《拥抱阿里山:一九四五年光复台湾纪实》(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6月二版)一书时,曾大书他的抗日壮举。他不仅是民族英雄,还是爱国诗人,一生写了几千首诗,梁启超称赞他为晚清“诗界革命之巨子”。在书中,我也引用了他的一些著名诗句,如“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已分生离同死别,不堪挥泪哭台湾”、“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等。这些诗句,现在读来仍让我们肃然起敬。
近读诗人彭燕郊随笔集《纸墨飘香》(岳麓书社2005年3月版),在《菽园补集红楼梦绝句》一文中发现邱逢甲居然还写过咏《红楼楼》诗。据彭燕郊文中记载,邱逢甲咏《红楼梦》诗收入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新加坡华侨名士邱炜美的《菽园补集红楼梦绝句》。邱炜美在《题辞》中说,他的夫人王小玫生前有《红楼梦》分咏若干首,去世后经整理,共存四首,随后他写了一百首和作,兴犹未尽,于是有“同学辈遽发布启,代征题词”,连续收到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台湾诗友和作,其中有邱逢甲八首:
不是怡红是悼红,笔头点鬼论偏公。美人芳草无穷感,都付愁珠怨玉中。
假语村言事竟传,三生公案一情禅。石头路滑闲拈出,竖拂重开色界天。
判白批红彩笔忙,玉溪楚雨笑荒唐。楼台弹指分明见,又费词人梦一场。
补天无计奈情何,聊著闲评托艳歌。青梗峰头一块石,撩人儿女泪痕多。
离离芳草长愁根,残雪疏林怆梦痕。唤起香魂听说法,满天花雨大观园。
传奇奇绝效颦难,绝世情文出稗官。付与诗人同赞叹,人间休作谤书看。
次第香名费递排,春风消息透吟怀。虚无册子饶褒贬,重话金陵十二钗。
莫向痴人说假真,梦中幻境又翻新。五云捧出游仙笔,从此曹唐有替人。
细品邱逢甲咏红楼诗,我自然想起了鲁迅的名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看来,邱逢甲不仅是性情中人,还是曹雪芹的知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