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索要《云南记》签名本

(2010-11-04 22:15:44)
标签:

云南记

雷平阳

鲁迅文学奖

第五届

诗歌

文化

分类: 好书迷眼

索要《云南记》签名本

 

 

不是我事后诸葛亮,云南诗人雷平阳先生的诗集《云南记》(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12月)荣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在我的预料之中。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入围篇目确定后,中国作家协会第一次给中国作协会员发了推荐表,要求每位会员为每个设奖门类各推荐五部作品(可少于五部),作为评奖的参考。我是认真完成了“作业”的,至于管不管用那是另一回事。诗歌类我只推荐了两部作品:雷平阳的《云南记》和刘立云的《烤蓝》。我推荐的这两部作品最终都获了奖,《烤蓝》排在诗歌类首位,《云南记》殿后,中间夹着车延高的《向往温暖》、李琦的《李琦近作选》、傅天琳的《柠檬叶子》。

雷平阳先生在《云南记》的自序中说:“近几年,我常常寄身于滇南山中,生活里也发生了一些大事,比如父亲西游。这就使得我在此期间写下的诗作,总是绕不开山水、密林、寺庙、虫鸣、父亲、墓地、疼痛和敬畏等一些关键词。它们像笔尖上活着的魂灵,自然而然,就来到了纸上,温暖或冰冷。它们是多了,还是少了?我没有进行测度,也没有刻意地进行文本意义上的增删。就算是一种常态的生态吧,就像安顿自己的亲朋,我淡定而又真诚地,为它们准备了一个个方格子,让其住下来。”我读后的感觉,“真诚”、“自然而然”正是《云南记》最打动读者的品质,无论是意象还是诗句,都是从诗人心底流出来的,毫无矫揉造作之态。这才是真正的好诗。

我手上的《云南记》是雷平阳先生的签名本。我不认识雷平阳先生,但我一向喜欢他的诗。有一天,我在老朋友、广州《作品》杂志编辑张鸿的博客上得知她是雷平阳的熟人,便留言请她帮忙索要一本雷平阳先生签名的《云南记》。老实说,我对此并不抱太大的希望。但没过多久,我真的收到了雷平阳先生从昆明寄来的精装《云南记》签名本。这让我喜出望外。雷先生不仅诗写得好,而且还写得一手好字。如果有幸读到他的手稿(但愿他不用电脑写诗),那一定是一种享受。

1966年出生的雷平阳出版过《雷平阳诗选》、《我的云南血统》、《风中的群山》、《云南黄昏的秩序》等作品。这是一位有方向感的写作者,始终“坚守在自己的生活现场,以朴素、干净的汉语,谱写属于自己眼睛、嘴巴、鼻子、耳朵、手、心脏和皮肤的诗歌”(雷平阳语),试图通过写作弥合身体和思想之间的裂痕。谢有顺这样评价雷平阳的诗:他笔下的山川、河流、天空、田野,气势宏大,人行走在其中,孤独而渺小,通过描述这一景观,雷平阳找到了自己精神的旷野,并在这个旷野里,重释了人与自然的庄严关系;另外,他也记述生活中那些微小的事物,小学校,小路,小河,小孩,小小的灵魂,一只蚂蚁、蜘蛛,或者一只羊,一棵树,不厌其烦的细部刻写,如同放在显微镜底下来看事物,从而照见生活中那些被忽视的欢乐或残忍,并通过对这些小事物的放大,把它对心灵的微妙影响有力地表达出来。我想,对这样一位年轻、虔诚的写作者,我们有理由相信他能写出更好的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