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厦门的大街小巷
(2008-10-10 12:30:51)
标签:
书评文化 |
分类: 好书迷眼 |
穿行在厦门的大街小巷
那天晚上,我们哥几个聚在一家烧烤店喝酒聊天。像往常一样,心思专一的南宋很快就把话题牵引到了他钟情的读书和写作上。他的名言是:让我们谈谈文学吧!此刻,这位文学的痴迷者既伤感又不无炫耀地对我们说:“除了我,还有谁会一口气为厦门这座岛城写上14篇小说呢?”
这14篇以厦门为背景的中短篇小说,集结在《有人跟踪我》一书中,蔚为大观。我通读一遍,感觉像在厦门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穿行,一不小心便会在转过某个街角后突然与似曾相识的人儿撞个满怀。因此,我愿意把南宋的这批小说命名为“高度仿真小说”。
这种独特的阅读体验,源于书中人物和故事的虚实相生,亦真亦幻。1996年,南宋从冰天雪地的长春来到繁花似锦的厦门,当梦中的海浪、沙滩、棕榈树和日光岩下的三角梅、白鹭洲畔的凤凰花次第呈现在他眼前时,他感觉进到了天堂。但现实生活离天堂很远,书生南宋在这里安家落户,娶妻生子,为衣食忙碌奔波,一晃就是12年,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从天堂返回人间的南宋对厦门这座美得有些虚幻的城市有了新的体悟,于是“觉得自己有义务为厦门写一本书,希望通过这些虚虚实实的故事,让人大吃一惊,让人击掌相庆,充分体会厦门的喜与忧,有所警醒,有所作为”。这种“功利”的创作企图,决定了南宋笔下的小说人物和故事无法摆脱现实的投影。因此,就其本质而言,《有人跟踪我》是南宋12年鹭岛生活的自述传,“是他现实生活的出口与回归”。
在书中,南宋化身为一个名叫“林海”的人,固执地贯穿于14篇小说的始终。这个人物的存在让我有理由相信,把《有人跟踪我》当作一部拼接式长篇来读可能更合作者的意。像南宋一样,林海也是一介性格耿直的书生,既善良又软弱,既嫉恶如仇又力所不逮,瘦削的身影在厦门的大街小巷神出鬼没,快乐着,悲伤着,让我无法不生出几分怜惜来。当我随着林海来到某条小巷,看到那个熟悉的破旧戏台和戏台左侧那株老态龙钟却依然枝繁叶茂的榕树,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天深夜我和南宋路经此地时的情景,于是我知道,我对林海的怜惜决不仅仅是对小说主人公的怜惜。
南宋出版过被评为年度十大校园小说的《雕刻时光》,且不乏文学想像力,他的小说新作弥漫着如此浓厚的自传色彩,显然与他的文学主张有关。在学历史的他看来,小说就是对往事的追忆,是昔日时光通过心灵之窗透射出来的真实图景。然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缺乏波澜壮阔和大起大伏,要写得引人入胜,殊为不易。南宋却能凭借文体的自觉、结构的匠心和语言的张力,把凡人凡事叙述得一波三折,高潮迭荡。像《恍惚》、《有人跟踪我》、《我为棋狂》、《食火者》等篇,读来扣人心弦,仿佛刚刚完成了一次历险。当然是文字意义上的历险。
南宋为人低调,但在文学上却颇具野心。他很早就意识到,故事仅是一个载体,塑造人物才是文学的真谛。在《有人跟踪我》一书中,他为读者呈现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如《恍惚》中行为怪异的作家华明、《有人跟踪我》中正直善良的会计周敬民、《虚拟访谈》中屡败屡战的棋手林海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假以时日,期待南宋为中国文学人物画廊增添新的人物形象不应被视为一种奢望。
《有人跟踪我》,南宋著,海风出版社2008年8月版,定价:3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