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镜像 |
魂归孤岛
我站在丛培文的墓前默哀的时候,听到从台湾海峡涌来的白浪在不远处轰然作响。有大海陪伴,他不寂寞。
丛培文的墓在浯屿岛的一个小山坡上。
面积仅有0.96平方公里的浯屿岛,在中国海防史上却占据着显赫位置,它北连二浙南接百粤东望澎湖台湾,曾被明朝皇帝派出的江夏侯周德兴看中,设置为福建沿海五大水寨之一。寨碑现在仍竖在码头一侧。岛上废弃的碉堡无数,处处可见战争留下的痕迹。
从厦门坐船去浯屿岛需要一个多小时。我数次登临,却始终没有听说过丛培文的故事。没人告诉我。一天晚饭后,驻岛解放军的一位少校陪我在岛上胡逛,我才与他的墓不期然相遇。一个普通的墓。我已经走过去了,少校突然说:那是我们老教导员的墓。我转身来到墓前,心里暗暗有些吃惊:解放军教导员的墓怎么会埋在这个孤岛上呢?又怎么会如此寒碜?难道这里面有什么隐情?
我让少校给我讲讲丛培文的故事。少校说,我也不是太清楚,只知道个大概。我问,谁清楚?少校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没有文字记载,靠口口相传,很难说清楚。
其实,少校对事情的来龙去脉还是清楚的。他告诉我,丛培文在驻岛部队工作了20多年,直到在营教导员的任上病退。他够条件在厦门安置,但他却选择了回山东老家休息,老婆孩子随迁。许多人对此不理解,他也不解释。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回去后,每年春节前又千里迢迢赶到浯屿岛和官兵们一起过年。那个时候,他已经很瘦弱了,就像木架子撑着的一套衣服,但和战士们在一起,他显得很开心。官兵们都习惯了和老教导员一起吃年夜饭,那一年没把他等来,心里总觉得慌慌的不踏实。
春节过后不久,丛培文终于来了,是他的妻子捧着骨灰盒陪他一同来的。临终前,他遗言家人:把我的骨灰撒在浯屿岛。妻子执着他的手说:你放心吧,我会满足你的愿望。丛培文点点头,含笑而去。
驻岛部队领导请示上级同意并征得村民首肯后,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派官兵代表护送丛培文的妻子绕岛一周,把丛培文的大部分骨灰洒在浯屿岛的角角落落,留下的部分便埋在营房附近的小山坡上。遵照丛培文生前的嘱咐,墓修得很小,墓碑上只刻“丛培文之墓”五个字。
这就是丛培文的故事梗概。许多年过去了,驻岛官兵换了一批又一批,故事的枝枝叶叶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枯干。但是,丛培文的英魂与浯屿岛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