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急着绞杀张悟本
(2010-05-30 19:09:1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弹 |
一周前偶然看湖南电视台的生活类节目《百科全说》。节目是讲养生的,当期的主讲人是张悟本。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医院是厨房,最好的药物是饮食,最好的疗效是坚持。”“现在人们的病都是吃出来的,吃出来的病还吃回去。”“健康来自于心态平和、均衡饮食、合理运动
那次节目中,张悟本好象是讲十二生肖对应的一天中的十二时辰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张悟本好口才,讲得满堂喝采。我就觉得有几点讲得不错。如:晚上吃饭不要大鱼大肉而要以素为主,肺功能不好的人晚上可坚持生吃点白萝卜,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晚上可经常喝些绿肥豆汤,夜十一点以后一定要休息,中午至少要休息5——30分钟;等等。从主持人嘴里知道,张悟本是正走红全国的养生大师。
然而昨天,又从网上得知张悟本正被全国围剿着: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不断发文指责他,国家卫生部专家出面揭露其造假,工商部门查处其营业场所,网民中也一片声讨之声。据说,张悟本在北京开的“悟本堂”已被关闭。湖南电视台的《百科全说》栏目被广电总局封杀。
早晨河东,晚上就河西了。事情变化之快有点让人惊讶。
据说张悟本至少已有数条罪证:
一是在北京开的悟本堂没有卫生许可证;
二是涉嫌造假说自己是经卫生部批准的高级营养师;
三是绿豆汤能治病没有根据。
四是据说在张悟本的煽动下,到处甚至全城都是喝绿豆汤的,导致市场上绿豆大涨价。
总之,张悟本十足是个图财害命扰乱社会和经济的江湖大骗子。
然而又让人觉得疑惑:一个张悟本,就能有如此的能量?就能让绿豆大涨价?张悟生不过是很多宣传养生或者以养生为借口给自己谋利益者之一,就让这么多部门如此激烈反应?
张悟生所宣传的饮食养生,果真一无是处?或者是动了谁的奶烙?
有人说,“这不是张悟本一个人的问题,是养生业的问题。”张悟本是恰巧被绿豆推到台上的个例,他的背后是国内养生领域的火爆景象。而养生的火爆,则有着客观原因:卫生部去年的关于国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整体具备健康素养的群众只占6.48%;如果谈到慢性病的素养,具备慢性病预防素养的人只占4.66%。
的确,张悟本的养生之道并不深奥,它对于大众的吸引力恰恰在于提倡返璞归真,所宣扬的养生之道也有很强的操作性。比如,他提倡多喝绿豆汤、多吃青菜,强调“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医院是厨房,最好的药物是饮食,最好的疗效是坚持”。这些,都不无道理。
有人看到卫生部官员这么快站出来批张说:张悟本的养生之道受欢迎,是医疗费奇高的恶果。人们得不起病更看不起病,不去从饮食上想办法怎么办?卫生部不从根本上找原因,却去宣称张悟本高级营养师并没有得到卫生部批准,难道对与错的标准是以卫生部的批文为准的么?难道,卫生部的一个下属机构不是曾在牙膏上弄出过影响全国的骗局么?
事情的确简单然而背后又的确够复杂的。
张悟本现象折射出社会逐利的老毛病,无论是“批张”还是“挺张”,似乎都有看不见的“利益之手”在推动。“批张”者说,张悟本现象暴露出新闻出版界是逐利冲动。电视台为了追求收视率,出版社为了多卖书,纷纷把目光瞄准了健康养生,部分新闻工者,放弃了“把关人”的责任,既不严格审查节目内容,也不认真核实作者身份,把一个个冒牌“专家”捧得是大红大紫。
“挺张”者说,张悟本强调养生靠三餐,让保健品商大怒。张悟本提出酸奶的添加剂对人不利,对“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不能片面理解,又造成了牛奶销量下降,牛奶商大怒。让人注意食疗而尽量少吃药,指某些药物副作用大,制药商和医院都会大怒。
其实,张悟本既不是“神医”,也不是治学严谨的科学家,他只是一个中医食疗的倡导者。人们不必因为他出了名,就把他当做“华佗在世”,也不必因为他发表了一些不太科学的言论,就把他看成江湖骗子,甚至要“追究法律责任”。“批张”和“挺张”的背后,反应出社会的浮躁和不成熟。
所以,不要急着绞杀张悟本。也不要低估当今社会大多人的辨别是非能力。科学的方法是:让专家们统计一下:有多少人因吃了绿豆吃出了病或治好了病?当今,人们的发病率是一个什么样的增长情况?有多少病和吃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