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好排便 好好呼吸

(2009-09-09 19:25:35)
标签:

呼吸

便秘

中医

养生

健康

分类: 养生

几天前,早餐后,大约六点半多,打开手机,第一条短信冒出来——亲爱的,如果我死了,一定要给我诵经。。。。。正在琢磨女友究竟出了什么乱子时,第二条短信接着冒出来——亲爱的,没事了,危险期过去了,放心吧。

仔细再看,第一条短信是接近子夜时发来的,第二条短信是凌晨3点多。

大清早的,想着折腾到半夜的女友估计还在睡觉,于是短信询问是不是又像上次那样,因为突发性呼吸困难?

终于等来了短信——没错,还跟上次一样,多吃了些马奶子匍萄,吃的时候还想,可千万别像上次那样啊。结果,还是一样。太可怕了。

女友算过命,说她这两年会身体遭难。真是应了。大概年初,女友正在出租车上,原本去办事,突然觉着不妙,用女友的话说,就觉得再晚就要死了。人都有直觉,且女友的第六感正常发挥的时候的确很灵。虽然当时并没呼吸困难,但女友当断则断,转头让司机去了最近的医院。结果,医生说女友命大,再晚点就没命了。

电话铃响,是六个小时前刚逃出鬼门关的女友。说呼吸正常了,就是眼皮和下眼睑还肿着呢。

事发前的大概过程是这样的,晚上和人吃羊肉火锅,然后又吃了马奶子匍萄,接近子时,要睡觉了吧,突然开始鼻塞,眼睛随即也肿起来,背上出现红疹,呼吸越来越紧张。

女友分析说,其实,本应该警惕的,上次也是过敏性鼻炎连着犯了一周多。这一次还是。见识过女友的鼻炎犯病,本来大家都好好的,正说着话呢,就见她愣征在那儿,好像鼻腔和嗓子被什么东西卡住似的,紧接着就是去洗手间擤鼻涕。

 

电话里,我问女友,你是不是有便秘啊?

是啊,还有内痔呢,小时候就便秘,得好多天才解一次,现在时好时坏。

原来如此,怪不得女友的鼻炎一直伴随着她的便秘。

肺与大肠相表里,手心手背亲兄弟啊。看经络图,肺经循行手臂内侧,大肠经循行手臂外侧,且沿着手臂外侧,穿过脖胫,一直到鼻腔处的迎香穴。查了查资料,此穴的主治疾病是什么?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

大肠负责排泄,大肠不通畅,大便不能及时往下排,积聚的腐败热毒自然会上传给肺。肺开窍于鼻,肺实肺热,鼻涕当然会多,且都是脓稠的,鼻炎顺理成章。

肺气以肃降为顺,肺热,不得肃降,大肠气就不足,排便也就困难。排便困难,加重肺热。于是,恶性循环,周而复始。

再说,女友发病时怎么眼皮和下眼脸会肿?脾肺肾三家主管体内水液的运行和排泄。肺气肃降受阻,体内就会水湿停留,造成水肿。

至于导火索的马奶子葡萄,其实也未必那么关键。以目前所学的零星常识来分析,葡萄味甜,性温,会助长肺热。你想啊,本来就是秋躁时节,羊肉性热,火锅性热,再加个性温的葡萄。。。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当时女友送进嘴里的不是“马奶子葡萄”,而是降肺热,润肺生津,化痰止渴的生冬瓜片,或许她会躲过那场急难。

 

还有一女友,也有便秘之苦,为此想了很多招,包括在家里使劲跳跳绳,结果仍是时好时坏。除了便秘,女友最爱犯的病是什么?感冒,咳嗽,肺炎。女友的感冒外因是受了寒,内因还是体内有积热。后来,女友生了儿子,儿子也是同样的问题。

八月底的一天,女友还曾发条短信,是因为秋天干燥吗?为什么身边很多人都鼻炎犯病,而且这些人吃得都特别多,难道鼻炎和吃得过多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气化食为血,吃得过多,本身就会耗气。肠道内的蠕动是需要气的推动的,排便困难的时候,很多人的一个习惯动作是什么?使劲向下运气——。胃肠食物过多,形成实火,垃圾不能及时排出体外,热毒便上侵于肺,肺气不降反逆,就容易出鼻炎等呼吸道的病。

秋季应肺气,尤其北方气候干燥,更要多吃些可以润肺的食物。肺五行属金,五色属白,所以,白色食物最好,比如冬瓜、白萝卜、大白菜、百合、银耳、白米粥等。

老子讲,圣人为腹不为目。那么,反过来说,凡夫则为目不为腹?也就难怪两次发生呼吸急难的女友,听了我在电话里说给她听的那些润肺的食物说,这些我还真的几乎不吃。

 

便秘是便秘,鼻炎是鼻炎,很少有人会把这两个毛病联系起来。感谢中医提供给我们的整体思维。不过,说“肺与大肠相表里”,还是抽象。变成俗话就是,只有大便通畅了,呼吸才顺当。为什么呢?打个比方,家里的下水通道如果被污浊的脏物堵了,空气一定不会好闻,而且空气的恶臭指数一定会随着堵塞的时间而攀升。

这么一想,天下的道理都是一个理。

 

不是所有的便秘都是因为便干便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冬瓜炖银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