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变来变去的「元旦」

(2007-01-01 10:29:23)
分类: 阅己

变来变去的「元旦」

(祈愿大家2007年福慧增长!吉祥如意!)

 

「元旦」是华夏祖先发明的古老文字。

「元」有初始之意。

「旦」呢?非常形像,上面是「日」,代表太阳,太阳下面是一条横线——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来了,立在地平线的上方。也就是说,「旦」表天亮之意,指白昼,书面语称为日子(早期白话里,称日头为日子)。顾名思议,「元旦」也就是指每年第一天这个新生的日子。可见,庆贺「元旦」并不惟中国人独有,而是世界各地人们的普遍习俗。

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前,古埃及人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以农耕维生。通过长期观察,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水的泛滥是有时间规律的,他们利用竹竿记录时间,最后得知,尼罗河水的泛滥周期,大约相隔365天。并且,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将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

据说,这是「元旦」最早的由来。也有说,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是世界上最先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

 

至于中国的「元旦」,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是这样解释的——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正月朔日」也就是指「 正月初一」这一天。

不过,「正月」具体为哪一月,在汉武帝以前也不是统一的。所以,在此之前,历代的「元旦」日并不一致。

据记载,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正月)初一为「元旦」,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朝的周历则以冬月(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初一为元旦。后来,历代延用。

直到汉武帝当政,司马迁重新制订历法,建立「太初历」,将正月初一定为「元旦」,恢复当年夏朝的传统,所以又称为「夏历」,并一直沿用到清末。

1911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建立中华民国,折衷而为——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也就是说,为了方便农耕的需要,依然保留夏历(农历)的传统,但除此之外的记事,采用西历(公历)。并规定公历11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

194992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正式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将公历11定为「元旦」。

 

不同国家对「元旦」的庆贺各有习俗,但多是喜庆的。独有两个国家反其道而行之。比如,墨西哥一些地区的人们依然延用古老历法,将一年分为18个月,每月20天。在一年的最后5天内,也就是新年即将到来的时候——禁笑。

而在印度的一些地区,人们不但不举行庆祝仪式,反而抱头痛哭。他们认为,「元旦」的开始意味着:岁月易逝。他们用哭声来表示对生命脆弱,人生无常的感叹。

还有一些地区的人们则从元旦凌晨起禁食,一直到第二天午夜。他们愿以断食的方式洁净身体,以表示对新的一年的尊重和迎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