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作家因获诺贝尔文学奖被围攻?
(2008-11-28 01:17:13)
标签:
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债务日瓦戈医生帕斯捷尔纳克苏联洪烛文化 |
帕斯捷尔纳克认为自己的精神上有一笔债务:“当我写作《日瓦戈医生》时,我时刻感受到自己在同时代人面前负有一笔巨债。写这部小说是偿还债务的试图。当我慢慢写作时,还债的感觉一直充满我的心房。多少年来我只写抒情诗或从事翻译,在这之后我认为有责任用小说讲述我们的时代。”是这份自发的责任感使抒情的诗人成为叙事的诗人,由内心而走向整个人类。但我同样发现:时代也大大地亏待了我们的诗人,使其长期遭受着不公正的待遇——这是一个时代对一个诗人欠下的债务。况且,这两种性质不同的债务是无法相互抵消的。
不知《日瓦戈医生》完稿之时,帕斯捷尔纳克是否有如释重负的感觉:终于以一部书作为抵押,赎回了自己。这应该是对世界最好的回报。然而,他卸下了心理的包袱,却背上了命运的磨盘——一生中最黑暗、最沉痛的时期随即到来了。1958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帕斯捷尔纳克诺贝尔文学奖金。《日瓦戈医生》在世界各地出版了二十四种文字的译本(除了他的祖国)——诗人在国内却遭受了恐怖的围攻。仅仅在其获奖后的第四天,苏联作家协会便作出剥夺他苏联作家称号并开除他会籍的决定。甚至有人举着标语游行,要求驱逐帕斯捷尔纳克:“犹大——从苏联滚出去!”帕斯捷尔纳克“在痛苦与孤寂中度过他苦难一生中的最后两年”,于1960年辞世。然而直到1986年,时代才开始偿还对诗人欠下的债务:苏联作家协会正式为帕斯捷尔纳克恢复名誉,并成立了帕斯捷尔纳克文学遗产委员会。这时,诗人已无法亲眼目睹时代的态度的转变——所以这笔债务即使偿还了,依然是时代的耻辱,永远的耻辱。
洪烛:原名王军,1967年生于南京,1979年进入南京梅园中学,1985年保送武汉大学,1989年分配到北京,现任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出有诗集《南方音乐》《你是一张旧照片》,长篇小说《两栖人》,散文集《我的灵魂穿着草鞋》《浪漫的骑士》《眉批天空》《梦游者的地图》《游牧北京》《抚摸古典的中国》《冰上舞蹈的黄玫瑰》《逍遥》《北京的梦影星尘》《北京的前世今生》《北京的金粉遗事》《眉批大师》《与智者同行》《中国人的吃》《风流不见使人愁》《多少风物烟雨中》《永远的北京》《晚上8点的阅读》《闲说中国美食》《拆散的笔记本》《颐和园:宫廷画里的山水》《北京没有风花雪月》等数十种。其中《中国美味礼赞》《千年一梦紫禁城》《北京A to Z》等分别在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出有日文版、韩文版、英文版及繁体字版。
前一篇:我把自己的肉体看作是一座纪念碑
后一篇:心里惦记着一个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