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诗意行走的人

(2006-12-20 11:23:53)

                      一个诗意行走的人

                            文/李小洛

刚来北京不久去地坛书市买书,一本《北京26个字母里的城市体验》感觉对我也许有点用处,就随手买了下来。回来一看,还真不错,此书不仅是一本初入北京者的指南,更是一本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对城市,对历史,对古老北京的心灵感悟.笔记,和诠释。书慢慢看完,对北京也慢慢熟悉起来,作者红烛的名字就这样记下来。

 

之后,仅仅是隔了一个国庆长假的时间,接到诗刊社22届青春诗会通知,被告知,在即将要去的这次宁夏贺兰山青春诗会上,我们这组5位学员的指导老师便是洪烛。真是缘分,同时又惭愧自己的孤陋寡闻,原来诗人洪烛早在80年代,就已经是一位风靡全国大学校园的诗歌王子了。而那时候,我自己可能还在昏昏谔谔的读死书。

 

青春诗会在银川整整一周时间,于是有机会和洪烛随时随地地交谈,也许因为年龄比较接近的原因吧,生于60年代的诗人洪烛从感觉上,更像是我们的一位大哥,兄长,而且是一位极具浪漫气质的诗人大哥,他的谈吐,举止,语言,风度,是我们大家在背后公认,最没有争议的,本次诗会上最像诗人的一位诗人。他对诗歌的感觉和态度也完全是一个从未曾被污染过的真正的诗人所应该具备的良知和情感,他谈我们的诗歌,也谈他自己的创作心路历程,他的真诚和率真总是能随时随地打动,浸漫,和感染着我们。

 

06年,洪烛去了一次新疆,回来后即完成长篇组诗《西域》的写作。在这组诗歌里,我们不难发现,洪烛的诗行里虽然依旧有当年那个纯真少年的影子在奔跑,行走,和坚守,但又早已不是当年那袭稚嫩的身影了,他开始变得更加宁静,成熟,不紧不慢,不温不火,干净、淳朴、而又充满只有阳光,健康的光泽和热情,他眼神绵软、温和却又不失聪慧和睿智,他的每一个句子,每一分行,每一个字眼,都是真情流露,激情喷发,是真的有话要,他写《在街上》,写他从新疆归来,在北京街头上遇见卖羊肉串的维吾尔小伙,倍感亲切,想告诉他——我去过你的故乡,那里太美了,羡慕的神情,就像面对一个天生比他富有的人。我相信,当时的洪烛真是这样,他一定拥有这样由衷的眼神,他是真的如是地羡慕,面对一个拥有美丽故乡的人,他就感觉那是一个天生比他富有的人。

 

他写《水葡萄》, 在盛产葡萄的地域/我东挑西捡找到了最大的一颗一颗纯粹由水做成的葡萄博斯腾湖,我无法把你摘下来带走。我只能把你的名字含在口中。” 像这样饱含深情的字句比比皆是还有很多很多,读诗的过程中,我们跟随他的步履,视野,心境,一再地被牵引,被感动,洪烛之与新疆,他对他所行走的那一片疆域的真实爱戴和深情厚谊屡屡在这些字里行间荡漾弥漫或溢于言表,他对它们的热爱是真的,这一种热爱,不禁要令我们敬仰,也更令我们无限地神往。他的情感是真的,他的每一个字符文字都是真的。他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不像我们,有时候只是为了应情应景而去强说忧愁。没有话说,他就宁愿不写,哪怕一沉便是数年,这就是洪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