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里的“老鼠饺子”

标签:
饮食美食韭菜饺子童年记忆 |
分类: 麦厨当当 |
“小老鼠尖尖嘴儿,就爱偷吃好东西儿”,小时候常听妈妈讲关于老鼠偷吃东西的故事,故事里的老鼠很坏很懒很馋,是反面的典型,不像现在以米老鼠为首的老鼠们成了机灵可爱的宠物。小时候没有好吃的,有时候我们不爱吃饭,妈妈就哄我们说:快洗手准备好了,给你们包老鼠饺子!从墙上摘下两只风干的虾泡泡,打两个鸡蛋炒一炒,和一小瓢白面,到院子里割把韭菜,洗净切细,调好了馅,把面揉匀了揪成积擀了皮,一会就包出半盖垫饺子,那饺子不是平时捏起来的样子,从中间打着小折子捏紧了边,最边上留一点口,轻轻往两边竖捏两个又像耳朵又像胡须的小折子,这就是妈妈所说的老鼠饺子,我和弟弟就是馋猫,“啊呜”一个“啊呜”一个,将又鲜又美的老鼠饺子吃下去。
小时候就爱吃韭菜饺子,“六月韭,臭似狗”,除了农历六月份之外,韭菜总是农家调剂生活的好菜,俗话说“韭菜瓜两头鲜”,初春头刀紫根的韭菜最好吃,秋后的韭菜也非常鲜,到了冬天,韭菜就不见了,那时没有塑料大棚,冬天就贮藏大白菜和萝卜,妈妈会用旧的电瓶盒子装了泥土,种下韭菜蘼子在里面,放到锅台后面,那是冬天里除了热炕头最暖和的地方,那盒子里韭菜总不负众望,在柴灰中露出头,拱出黄嫩嫩的芽,在妈妈用温水的浇灌中抽出两枝黄色的叶片。每次剪韭菜都是盛大的节日,妈妈小心的地一棵一棵地用剪刀贴着根剪下韭菜,按顺序排着摘净冲洗,包饺子舍不得全用韭菜,总要搀到白菜里吃,包好了饺子舍不得自己家享用,刚出锅的饺子被我们飞速地跑着送到奶奶家、姥姥家,回来之后在碗盘里寻找着妈妈特意包的“老鼠饺子”,找到了,咬一口,真鲜啊!妈妈特意在里面放了好多韭菜!
转眼过去那么多年,儿子也慢慢长大,他一直说自己是食肉动物,对青菜不感兴趣,不料那日从吃韭菜合饼开始一直惦着吃韭菜,我答应给他包饺子,儿子说不要放海鲜和肉,就吃原汁原味的韭菜鸡蛋饺子,这点要求实在很好满足,即使是冬天,韭菜鸡蛋的不贵而且货源充足——这是以前不能想象的事。立刻动手包了饺子,特意包成妈妈所说的“老鼠”状,儿子说没有想象中的好吃,但味道也不错。
韭菜鸡蛋饺子做法
调馅:锅里加油烧热,涮锅后将油倒出不用,下鸡蛋液,蛋液将凝固时,快速翻炒,炒成极小的小块,出锅放凉。韭菜洗净控干切细,与鸡蛋碎拌匀,先放油拌匀,这样可以保持韭菜新鲜的水分。再加五香粉、一点面酱、一点糖、酱油拌匀,加香油拌匀,最后再加盐,盐要少加,韭菜不喜咸。
和面:软面饺子硬面汤,饺子面要软,和面时水要稍多些,水要一点一点地加,边加水边和面,揉匀面团用盆盖着放面板上饧10分钟,调好馅后再揉面。搓成长条,切成小积,擀成皮,要擀得四周薄中间略厚。
包饺子:取一张皮,挖上馅放中间,从一边捏起,打着小折捏到另一边,留一小口往两边捏起两只小小的角。
下饺子:锅内加水烧开,水量要能没过饺子,将饺子轻轻放入烧滚的锅内,用勺子轻推饺子在锅里转圈,盖锅盖待水再开时,倒入一碗凉水,再轻推饺子转圈,盖锅盖,第二次开时捞出饺子即可。
包韭菜饺子调馅的时候先加油,可以保持韭菜的水份,再加其它调味品,我加了五香粉、糖、姜末、香油,调匀了馅,最后加盐,盐要少加,韭菜不喜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