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端午节艾蒿习俗美食 |
分类: 麦粒码字 |
那天对门的大姐送来了几个大粽子,我热了粽子,又用艾蒿叶煮了鸡蛋当早餐,孩子和他爸都问:过端午节了吗?今天是小端午,五月初一,周末才过节呢,不过那时我们可能要回老家过节,因为今年开始端午成了法定节日。
我记的老家以前就有过小端午的习惯,初一在家过节,初五正节那天到外婆家去过,熙熙攘攘几桌客,很是热闹。
小孩子们没什么事,在大人缝里跑来跑去,比谁手腕上的“锁”漂亮,色彩多。所谓的“锁”是用五彩的丝线拧成的细绳,听老人讲系在手腕上可避邪。儿时的生活家家都固守着贫困,丝线也很少,找东家寻西家才能凑出漂亮的“锁”,仔细地拧成绳,系在手腕上,将剩下的线头剪断,有时候少不得小伙伴们相互帮忙,你送我根红线我送你根粉线,你帮我系我帮你剪,过节的热闹都在孩子们的手腕上。
有山里嫁过来的媳妇会做针线的,缝几个花花绿绿的合包送给相好不错的亲戚邻居家的孩子,有老虎头的、有元宝型的,里面装了香草和干的药才(一般是艾草)用红绳拴了挂在脖子上保长命百岁,不过那东西挂在脖子上玩起来很不得劲,常从怀里跳出来,所以调皮的孩子都不戴。
端午前我们还会拔很多艾草,不消大人说,房前屋后找了艾草拔一大片,晒得半干就编起来,编成长长的艾草火龙,消夏的时候点起火龙,氦氖的烟气升起来,蚊虫不敢叮咬。门楣上方也要挂一束,用红绳系了插在门框上。
父亲在喝黄酒的时候会用筷子蘸一下酒杯点在儿子的脑门上,母亲会顺手摘下一朵艾草顶尖,戴在爱女的发际,爱美的女孩子会摘朵火红的石榴花和艾草尖一并插在小辫顶端,红红的花朵映着女孩子红红的脸颊,妩媚极了。
那时家里总没有很多的大米,难得吃上一回包着大枣的粽子,倒也不甚想念。乡村的节日总是透着热闹和温馨,那才有节日的味道。
下午从市区回来,看到路边密密地长了很多艾草,不顾刚下过雨路边的泥泞,淌着水珠儿拔开野草掐了很多艾草尖,准备回家煮端午蛋,还拔了一大把带根的艾草,摇掉水珠儿,将根上的泥轻轻磕下来,将烂叶子摘掉,一根根捋齐了,兴致勃勃地带回家,分成两份,用红线系了,分别放在自己家门口和对门邻居的家门口,让这个老百姓的节日也散发出脉脉的香气。
端午蛋是带着艾香的,用了七朵艾蒿尖,加一点盐,蛋熟了之后白色的鹅蛋居然变成了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