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一次做饭
妈妈在社办的厂子里忙起来的时候常常会误了给他们做饭,爸爸又不常在家,有一天已经晌午了妈妈还没回来,石头说饿了,山山就努力回想妈妈做饭的样了,收拾了饭菜放进锅里,拿了柴草进来,却不敢划火柴,擦了几次都因为手抖得历害而失败了。石头心疼自己的姐姐,鼓起了勇气说:“姐,让我来!”接过火柴使劲一划,火没划着,火柴却折断了,再划,终于划着了,两个人拢着手小心地将火送给灶间,引着了柴草,小小的火苗映红了两张小小的因成功而激动的红红的脸。
两个人边烧着火边聊着天,石头说不想吃苞米的饼子,山山也不想吃,什么时候能天天吃到白面的馒头就好了,他们这么想着的时候,好象已经吃过很多馒头一样开心地乐着。
“姐,你会不会做苞米面的稀饭呀?”
“你想喝?”
“嗯,苞米饼子俺都吃烦咧,想喝稀饭!”
“可是,我不知道是水开咧打稀饭还是生水做咧!”
“那么怎么办?”
“反正现在咱烧的水刚刚热,就现在打上稀饭好咧,打好了咱们先尝尝,好喝咱就喝,不好喝咱就倒掉给东屋的大娘家喂猪。”
“好咧,我给你拿水舀子。姐,你知道用多少苞米面吗?”
“知道,咱妈都是用一勺。”山山说着舀了半舀子清水,把苞米面放进去搅匀了,踩在小凳上把锅盖揭开,锅里刚刚冒出一点热气,从箅子的中间空里先舀出一勺清水倒进糊糊里搅了几下,再将糊糊倒进锅里搅和着了一会儿,盖了锅盖,灶底下加大火烧着。
一会儿锅里热气冒上来了,两个人兴奋地揭开锅盖,热气汩汩地冒上来,一会儿屋里就满了,山山用勺子搅了搅稀饭,感觉差不多了,就告诉石头停了火,放桌子吃饭。
自己做的稀饭就是香,两个人吹着气,呼噜呼噜地喝着,再吃几口饼子就着咸菜,这顿饭从没有过的香,比过年吃的肉饺子还香呢!
下午妈妈从街上把他俩找回来吃饭的时候,两个人都说吃得好饱,妈妈感觉很奇怪,饼子没动多少,锅里一锅苞米面的夹生糊糊,水和面都是两层,没法喝,他们吃的什么?可是山山和石头都说,打那后再没喝过那么好喝的苞米面稀饭。
四、荣姑姑
在山山眼里,荣姑姑是最漂亮的,圆圆的大脸盘嵌着一双圆圆的大眼睛,个子高高,皮肤白白。在娘家的时候荣姑姑是很爱笑的,在奶奶家山山常听到隔壁传来荣姑姑爽朗的笑声,那声音在山山听来就象搀了糖,甜甜的。
荣姑姑做老师很严,不象在家的时候那么爱笑爱闹,一年级和三年级一个班,她教了三年级再教一年级,一天也下也很累,回家还要照顾孩子,她的丈夫是位军人,在传说中的海南岛服役,她自己带孩三岁的女儿小梅梅实在是很不容易,可是那时候山山感觉自己年少不更事,常常给她找很多的麻烦,这使她常常要板起来脸来教训孩子们,可是这也挡不住荣姑姑喜欢自己,山山甚至感觉那教训里面饱含着说不完的亲情。
在山里,象山山这般大的小孩子都是满嘴土话,家庭条件好的才能听到收音机,和外地人的接触很少,荣姑姑为了帮孩子们学会普通话,费尽了心思,不但在课堂讲普通话,有时候真是边做农活边教,为了一个字的发音可能要教上几千遍甚至几万遍,守着几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在七十年代末百废待兴的时代,能坚持下来真的很不容易。
除却很严肃的师生关系,山山还是把她当自己的姑姑对待,记的有一次小梅梅病了,拉肚子住了院,荣姑姑早晨天不亮将一天的功课写在黑板上再赶去镇上的医院照顾梅梅,三天孩子们只能看到黑板上的作业而见不到她。山里的孩子懂事都早,山山记的有一种叫做“兔子棒棰”的草药煮水洗脚能医小儿拉肚子,那草药孩子们也都认识,山山找了同学一起放了学就到田间地头去挖“兔子棒棰”,等三天后荣姑姑带着梅梅回来已经挖了两大篓子草药,在奶奶家晒干了,送到荣姑姑家里去,荣姑姑可高兴了!她说山山她们都是有心的孩子,拿出当时谁都没吃过的梅梅爸爸从南方的带回来的香蕉奖励山山她们。山山他们拿着香蕉不知道从哪里下口,那个香味直冲鼻子,竹三忍不住“卡吃”咬了一口,香蕉皮很涩,他苦着脸不知道应该吞下去还是吐出来,荣姑姑笑着告诉他们香蕉是要剥皮吃的,香蕉真是又香又甜!一想起这事来山山就笑个不停,山里的日子就是这么快乐地过着。
荣姑姑对孩子们的期望很高,山里的孩子很少有走家门的,她总是说山山这一代人是幸福的,肯定会有很多孩子走出家门,当时,村里很多人都没有信心,有的还嗤笑荣姑姑当上孩子王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山山暗暗和小伙伴们下了决心,长大一定有出息,给荣姑姑争口气。
(图文原创,谢绝转贴)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