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麦眼看世界 |
汪师傅六十年代生人,在农村长大,从小喜欢画画,没有受过专业的书画方面的教育,却画得一手好画,写得一手好字,他从事滑石雕刻九年的时间,在同行中算是佼佼者。
我们是在书店碰到他的,他正在寻找有关玉石雕刻方面的书籍,不太善于言辞的他憨笑着说,“农民也得学习,不学习就搞不懂市场,就出不了精品”。我想这可能是他在从业的过程中感受了莱州滑石雕刻行当的兴衰,才有此感慨。
汪师傅的老家就在盛产滑石的虎头崖镇,乘出差的机会我拜访了汪师傅,他的手工作坊里没有成品供我们参观,他说他总是雕出一块卖一块,还常常供不应求。滑石用车拉回来就堆在自家院里,挑一块放到工作台上,他常常要盯着石头看好几天,心里盘算着雕成什么样子合适,一旦下刀,他常常废寝忘食,一般的小活(五公斤以下)三两天就完成,大的活(几十公斤不等)就得几个月不等,常有客户来作坊订他们需要的式样,大多都来订全家的生肖和吉详物,他都免费设计,尽力达到客户满意。
雕刻滑石主要是粉尘污染,尽管他用了目前市里最先进的防污设备,手工作坊的性质决定了污染还是难免的,其间的辛苦可想而知。
我们在汪师傅的帮助下,从他的亲戚朋友家找了几块雕刻的成品拍了几张照片,在我们看来那些雕品已经算是巧夺天工精致之极了,而汪师傅说那些都不是上品,好的能卖好价钱,都卖出去了,只有这些略有瑕疵的才舍得留下来。挣钱挣得是辛苦钱,要养家糊口就得挣钱,看到自己作品的喜悦是无法比拟的,将作品卖掉也是不舍的,这种矛盾的心理永远要在下一块石头上才能得到缓解。
问及他的家人,汪师傅一脸的笑:妻子本来对此一窍不通,现在也能帮他打打毛坯。儿子也从小喜欢画画,去年考上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将来他要做的工作可比滑石雕刻要高级的多吧。说这些话的时候汪师傅幸福已经在阳光下流淌了。
九龙瓶
九龙瓶局部
今年十一,我有幸到汪师傅家看到他新雕的九龙瓶,高160cm宽80cm厚50cm重75公斤,底座高宽都是45CM左右,九条青龙盘亘在一只瓶上,栩栩如生,雕工精良,堪称滑石雕刻中的精品。
九龙瓶是汪师傅今年夏天在家雕刻而成,还有一个小故事:汪师傅将巨石放在大门外雕刻,邻居们知道雕品珍贵,怕调皮的孩子们给他弄坏,劝他移到室内,汪师傅胆大心细,说不碍事。周围的孩子们都是他的忘年交朋友,看他在外面忙,都远远和他打招呼,小心地绕着他的地盘走,也有大胆的劝他别放外面,汪师傅对那些孩子说:帮忙看着点,别让狗猫给碰了。那些孩子果然守信,不但没有一个来碰的,还负责赶狗赶猫,比自己家的事都当心。石头在外面放了三个月,直到细部打磨才搬到屋里。
图汪师傅和他新雕出的龙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