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会主张“人性本善”吗`?-为《朱熹错了》说几句话-兼答网友的书评

(2014-06-10 07:35:56)
标签:

孔子

血气

人性

朱熹

君子

分类: 儒家


          孔子会主张人性本善吗?

         答案是:应该不会。

      《论语.季氏》有一段资料,原文如后。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在此所谓君子,是指有志成为君子的人,而不是指已经成为君子的人;所以才有少之时的考虑。从少到壮,从壮到老,只要是人,就有血气问题。血气是指:随着身体而来的本能、冲动、欲望。有身体就有血气,所以人的一生都要修养。依此看来,人性如何可能是本善的?


        在《论语》中,孔子直接谈到人性的,只有一处,在《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里用相对,显然是以为天生的自然状态,并以为后天发展的结果。但是把这种天生的自然状态说成相近,却正是主张人性本善的朱熹所无法接受的。朱熹主张人性本善,所以只能肯定性相同。他为此而明确批评了孔子的说法。朱注如下:此所谓性,兼气质而言者也。气质之性固有美恶之不同矣,然以其初而言,则皆不甚相远也,但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于是始相远耳。


        他认为孔子的兼气质而言,所以说得不清不楚。接着,朱注引用了程颐的话就不太客气了。注曰:程子曰:此言气质之性,非言性之本也。若言其本,则性即是理,理无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哉!针对孔子说的性相近也,朱注居然引程颐所说的:何相近之有哉!这实在让人震撼!在学习孔子时,未能先去认真思考孔子的说法,却反而以自己的人性论去质疑孔子说错了。这算那门子的注解?


        孔子是哲学家,哲学家要做三件事:一,对人生经验作全面而深入的反省;二,对人生提出一个系统的说法;三,指出人生的理想与应行之道。以孔子为例,他总是强调修养,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相对的,他也肯定个人的主体性与责任所在;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关键在于我欲,那么并非我天生本具的,不是很明白的观点吗?这样的孔子怎么会有人性本善的念头呢?

孔子会主张“人性本善”吗`?-为《朱熹错了》说几句话-兼答网友的书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