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子会主张“人性本善”吗?-为《朱熹错了》说几句话-兼答网友的书评

(2014-06-12 05:49:01)
标签:

孟子

人性

禽兽

《孟子》

本心

分类: 儒家

         孟子会主张人性本善吗?

         答案是:应该也不会

      《孟子.滕文公上》有一大段数据,描写在尧舜时代,自然界的洪水猛兽所带来的灾难;经由大禹、后稷等人的努力才使百姓得以生存。接着,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如果想知道人性的自然状态,则《孟子》书中这一句话应该可为代表,其意为,人类生活的法则是:吃饱、穿暖、生活安逸而没有教育,就同禽兽差不多。这儿所谓的教育,正是随后所说的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所谓的五伦,简而言之即是五种。所以,不是与生具有的,善是要靠教育才可使人了解及实践的。孟子这样的观点,怎能说是人性本善

 

       许多人认为孟子主张人性本善,是因为看到了孟子书中有性善一词。的确,性善一词出现两次,一次在《孟子.滕文公上》,有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一语,这是一句概括的描述;另一在《孟子.告子上》,由孟子的学生公都子提出三种有关人性的说法,然后请教孟子: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欤?由此可见孟子确实倡言性善的观念。

 

      问题在于:性善是朱熹所认为的人性本善吗?换个比较简单的方式问:孟子会赞成人性本善这种说法吗?这需考虑《孟子》书中三字。我在《朱熹错了》一书,清楚指出:孟子以为名词时,毫无例外地都是以它为某种行为。既是行为,岂能为天生所具?其次,孟子使用过本心一词,但在《孟子.告子上》又描写人如何会失其本心。既然具之心可失,可见说不说善,并无差异。此所以孟子会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这个几希之异可去可存,当然不可说

 

      再说“性”字,孟子在回答告子质疑时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它用水向下流来比喻“人向善走”,实在够清楚了。在《梁漱溟先生讲孔孟》一书中,梁先生谈到孟子这一段话时,说:“他说水有一个倾向,是一定的。性之倾向善,亦犹水之倾向下耳。”我在写《朱熹错了》各篇文章时,尚未读到梁先生的书。可见只要没有成见,是不会把孟子的“性善”理解为“人性本善”的。


孟子会主张“人性本善”吗?-为《朱熹错了》说几句话-兼答网友的书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