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心得·以文会友(4)

(2006-12-10 09:42:10)
分类: 儒家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这句听起来冠冕堂皇的话,并不是孔子说的。我特别如此声明,实在是因为担心孔子要负太多责任。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把食色性也这句粗俗不堪的话,也归列孔子名下,真是冤枉之至。

当然,曾子所说的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是十分正确的理想,即使误以为是孔子的话,也不至于太过离谱。然而,研究儒家的人所要分辨的,正是这些细节。

首先,君子是指谁?一是有官位者,如封建社会中的世袭贵族子弟;二是有志于修德讲学者,如孔子的众多弟子。曾子此言所指,若是有官位者,未免期许过高,希望他们以文会友,而不要计较利害得失。事实上,官场的友谊未必靠得住,更谈不上以友辅仁了。

因此,曾子应该是在期许有志于修德讲学者。大家既然立志求真求善,当然应该以表达人生体验,广结益友。但是,可以代表文章学问,也可以代表仪节修饰;若是仪节修饰,未免徒重外表;若是文章学问,就须痛下工夫。无论如何,我由此联想到的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句话,其中反映的是知识分子以自豪的得意神情。

以文自豪,无可厚非,因为人总需要自我肯定。但是,文章是否可以表达心志呢?“舞文弄墨会不会自欺欺人呢?一旦真正以文会友,见了面之后,也许感慨见面不如闻名,宁可知其文而不知其人。

孔子认为曾子鲁钝,其实换个角度来看,正好显示曾子的忠厚诚朴。他所说的,必定是心志之真实反映。果能如此,以文会友就是可以企及的理想了。何以说是理想?因为它必须假设别人也同样的忠厚诚朴。但是,以此为条件,多少人合格呢?

       

友谊的基础在于两个人的心肠和灵魂有着最大的相似。——贝多芬更难做到的是以友辅仁。试观孔子对朋友的看法,其中不仅有益友、损友之分,有匿怨而友其人的批评,同时还劝我们与朋友交往时,多言无效之后,就不必再说,以免自取其辱。这是合乎经验与常理的教训,亦即朋友与自己同样都是人,都有优缺点,不宜太过勉强,或者期许过高,导致不欢而散。

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朋友是相为谋者,所谋的是是指人生正途,也就是。总之,不论能否以文会友,我们都要努力以友辅仁,朋友之间互相勉励成为益友,在人生正途上互相扶持,以实现大家向善的心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