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儒家 |
(接上文)
这就是孔子,他懂得价值的分辨。你祭拜祖先送给我一块儿祭肉,这是你祭拜祖先的诚意,代表你把我当做是你家族的朋友,我当然要打躬作揖。你送我车什么情况,你车多了,用不完我替你用,一个人再有钱也只能坐一辆车嘛。孟子说过:“我是一只鸟,整片森林都是我的。”我们刚刚一路过来,看到香港首富李嘉诚先生那一栋大楼,请问他晚上能睡几张床,一张嘛。所以庄子说:“一只鸟在整片森林里做巢,只能找一根树枝。”孔子很了解这种观念,我刚刚举了几个小故事,当然很多地方很有趣了。我跟大家介绍这些书,用意何在?我经过用功念书我才要跟各位介绍。我们从小读书老师都会教一句话。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老师翻译成:“各位同学,孔子说自己带着肉干来的,我没有不教的。”孔子会跟你收肉干吗?孔子不会说这种话,所以我长期研究之后,才知道冤枉孔子了,“束修”在古代是指15岁,孔子说在15岁以上我没有不教的。我为什么这么有把握呢?我不讲完全的理由,我只讲一些有趣的理由,因为孔子从来不吃外面买的肉干。更重要的是司马迁写的《史记》,孔子有三千个学生,那孔子吃的话早就胃癌死掉了,每天吃肉干你的胃受得了吗?所以我们念书要思考,否则你一听带肉干就教你,你不思考实际情况,完全念错孔子的精神。孔子是要回馈社会。他小时候15岁没有地方念书,到处请别人教他,他有学问之后只要别人15岁以上来他就教,因为古时候有教育制度,15岁以下受乡村教育,15岁以后准备就业了,但是孔子不愿意,他要继续念书。将来有谁想要念书,他就教他,完全不谈肉干的问题,有教无类从此而来。
我们看到孔子思想就要进一步问,难道只是一种教育家的精神吗?其实教育家很多,我们到各所大学就可以看到历届校长的画像,都是教育家。但是孔子是哲学家,哲学家就有一贯的系统,必须把他的思想整理完成,譬如儒家思想最可贵就是“人性向善”。各位比较熟悉人性本性,但是你从小听到人性本善你没有怀疑吗?你不会觉得人性本善怎么办呢?我好像不是本善啊,那我是人吗?弄了半天没有什么人是人,所以要思考人性本善恐怕是一种信仰,我不说好坏,信仰没有好坏,信就对了,但是哲学不能讲信仰,哲学要讲经验。所以我这几十年研究儒家就把它讲成“人性向善”。
我解释一下什么叫“人性向善,“向”这个字代表力量,一个人只要真诚里面发出力量,自我要求自己去做该做的事,叫做“人性向善”。为什么提到真诚呢?儒家思想有关键,“诚者,天知道,诚之者,人知道”,这就是打开儒家思想的密码。宇宙万物里面只有人类是可能不真诚,各位同意吗?你什么时候看到猫学狗叫?没有的,所有的动物都是本能决定一切,它是一只蜘蛛,永远结那个网,不能说想要跟蜥蜴一样变颜色。这个时候就要了解人是唯一可能不真诚的,这个世界上也有很多人一辈子不真诚,大多数人是有时候不真诚。我教学生比较多,所以常常拿学生开玩笑,现在学生真的有时候不太真诚,他有机会考试作弊,被抓到就说我错了,说他什么错?被抓到错了。作弊没有错,作弊被抓到实在可惜,以后要改善技术。请问什么叫作弊?自欺欺人,作弊就是不真诚。我们从小到大也偶尔不诚实过,所以我们说人类是唯一不真诚的生物。当你不真诚的时候,你是在扮演角色,我现在做朋友,我现在做儿子,我现在做女儿,我做爸爸,这是扮演角色。
但是你最后还是要问我是一个人。我是一个人我就真诚了,我就由内而发,发现我跟别人之间有一种适当的关系。我举一个最简单例子,我们在北京有地铁四通八达。我在台北有捷运也很方便,我在台北只要一坐捷运就随时要让座,我年纪不小,但是让座的心绝对不会输给学生,我常常比学生站起来快,因为我儒家念通了,我知道我让座是快乐的来源,你喜欢做一件事怎么会迟疑。那你为什么迟疑呢?总希望别人让座,一有人让座就放心了,老太太坐了,反正站起来是我同学没有关系。有时候差就差在这里,我觉得让座很累。错了,我觉得让座很快乐,所以我坐在车上,有老太太上来,我一定抢第一个,追求快乐,怎么可以落人之后呢?为什么我这么做,因为我懂得这个道理,人性向善,我只要真诚,就知道由内而发的力量,自我要求做自己该做的事,“善”就是我跟别人适当关系的实现。什么是适当关系呢?比如我今天在这里,从3点到4点,我要负责把今天的主题讲清楚。我如果没有讲清楚,我对不起各位,各位浪费了时间。各位既然来到这里的话,跟我之间也有关系,那就是各位要安静听讲,到现在为止各位都是一百分,你的责任就是坐在那里安静听讲,累了打瞌睡没有关系,不要发出酣声,这样一来今天下午肯定很圆满,因为我们双方都有适当的关系,都做到了。如果我们今天在这里我根本不讲主题,明明想要讲儒家文化为什么很重要,我没有交代清楚文明冲突问题,因为这是世界的问题。我没有讲清楚儒家跟现代化问题,还有后遗症问题,我没有讲清楚儒家思想有什么特色,那是我的责任。如果各位在这边交头接耳,又在听音乐,又在接手机,那这样的话各位就是不负责了。所以任何一个人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一定要了解你跟别人之间怎么互动,这是我说的“人性向善”。落实在生活中要考虑三点,第一个“内心感受要真诚”,对每一个人真诚,真诚绝不是天真、幼稚、无知。真诚是一种智慧的判断,懂得分寸,有几分感情说几分话,该怎么做事就互相来往,这叫内心感受要真诚。第二“对方期许要沟通”,你跟别人来往不能说一厢情愿,一定要了解别人对我什么要求,我要跟他沟通一下。像我常常演讲,讲完之后听众不满意,我只能讲一句话,我说:“我已经讲这么辛苦,如果各位不满意我只好给各位翻跟头了。”对方期许要沟通一下。第三社会规范要遵守,比如我们说3点讲到4点,到4点我说不行,我今天兴趣很好,我要讲到8点,那就不行了。所以要遵守社会规范,大家听一遍就记下了,记下来就终生受益,我就是受益的第一个人。
跟任何人来往,从父母、亲戚朋友,到同学同事,到路边的人,你都要记得,第一个内心感受要真诚,随时保持真诚的心,第二对方期许要沟通,沟通一下看对你有什么要求,你能不能做到。第三社会规范要遵守。三个合起来经常发生冲突,没有冲突怎么是人生呢?冲突要以真诚为主,比如说我们意见不一样,我还是很真诚的表示,你不接受没有办法,因为我不能假装我很认同你,心里不认同。这叫做三个原则,让你可以择善固执。“固执”不是顽固,很多人说你看这个人从来不肯改变,真是择善固执。这样讲不对了,那里提的固执强调变化,“守经达权”,经就是经常,守住原则,做的时候要配合变化的需要。什么叫变化的需要呢?我们这边是一个书城,我在台北也在书城做过演讲,经常会有一些广播,广播声音来的时候,各位注意没有,我声音要大一些,要各位不要分心,否则他一讲话我就停下来,那就忘记谁在说话。
讲到固执的时候,我举一个例子。孟子有一次遇到挑战了,有一个人问:“请问你讲儒家,那你可要遵守礼仪的规范?如果我的嫂嫂掉到水里,我要用手拉她的手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古时候讲男女授受不亲。什么叫“授受不亲”呢?假如前面来了一个小姐,我必须把书给她,我不能直接放在她手上,我必须放在桌子上,我直接给她,万一碰到她手怎么办呢?那么请问嫂嫂掉到水里面去,我这个做小叔可以用手拉她吗?平常当然不行,这个时候你不拉她,她就死了。孟子说:“看到嫂嫂掉水里不救那是豺狼。”所以孟子可以有他的变化,你要能够应变。
我们换一个方式听的比较清楚。假设一个男生走在街上,旁边有一个漂亮小姐靠马路外面,她走着走着后面一辆车眼看就要撞到她,我就拉她,她说你怎么非礼啊?我说我要救你,后面车开过去,小姐说你果然是要救我,不但不怪我,还会感谢我。假设我走在街上,一位漂亮小姐走在旁边,我看他后面也没车,我真希望有车来。这时候我不管,把她拉过来,她说“你干吗拉我”,我说后面没车,她说后面没车?我以为有车。这就是你的选择,你当时不能有这种幻想症,你必须很落实的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