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儒家 |
我从18岁念哲学到现在将近40年,很多人常常跟我说哲学很抽象,念起来枯燥,对人生又没有什么帮助。但是我们对于世界的历史稍微了解的话就知道,真正主导人类命运的,并不是那些重要的军事家、政治家,或者是企业家、科学家,而是哲学家。他们默默的工作在思想上给人类提出一条应该走的路。人活在世界上,首先发现自己是万物之灵,为什么?我们可以思考,当你思考的时候,你可以发现有两个层面,第一个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这个世界实际上本来就是那个样子,春夏秋冬、宇宙万物、生老病死,它是一个事实。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发现人类自由选择的可能。首先出现的挑战是你该怎么选,对错的标准何在,是谁决定的。是古人说了算,还是我们大家今天一起来思考什么叫做选择的标准?所以这里有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个是实然的问题,宇宙人类实际是怎么样,一个是应然的问题,人应该过一个怎么样的生活。因为人这样一种生物,注定不可能跟其他生物一样,按照本能发展。如果以那个为标准不得了,人的世界就跟一个野蛮的世界一样。
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先圣先贤在思考,人这样一种生命应该怎么安排才能使它有意义。我今天特别提出来,其实很多东西的答案早就在我们传统文化里面。但是有一个问题,传统文化需要重新诠释。我刚刚来到西单图书大厦,这是我第一次来,这里的书何止数百万册,请问:就是你把这些书都看完了,你能够知道你这一生应该怎么走,怎么做吗?你能够知道你在碰到家人,碰到朋友,碰到社会上平常人该怎么对待吗?那么碰到敌人呢?碰到跟我立场不一样的人呢?我该怎么生活、选择呢?我刚刚进来的时候看到一本书,叫做《犹太王国》,犹太人这个民族很特别,他人数很少,但是他对人类的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少的人出现了这么多的天才,产生出了文化的成果,对人类有这么深刻的影响,还没有人比得上犹太人,我们就要问为什么。我们知道犹太人有特别的信仰,他们认为自己是上帝选的,但是问题是我们要问,上帝为什么选最少的人,不选我们中国人最多的呢?如果你没有选我们,我们就不能够自己找一条路出来走吗?肯定是可以的。要不然中华文化,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可以一直绵延不绝地发展,历史上只有朝代的更迭,没有国家的灭亡问题。事实上,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研究过人类各种文化,他下了结论。他说,中国文化最特别,一般的文化只有一度生命,一度生命叫做兴盛衰亡,文化跟人一样,是有生命的,人有生老病死,文化有兴盛衰亡。别的文化兴盛衰亡就没有了,变成考古学的对象,你慢慢挖掘研究吧,但是中国文化不一样,兴盛衰亡之后再兴盛衰,现在准备第三度重新开始,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很奇妙的事情。我们今天思考这个事情是怎么一回事,我分四个重点。
第一个,所谓的文明冲突是怎么一回事。因为这四个字在国际上探讨到全球文化的时候,是一个重点。因为在1994年美国有一位政治学家他说:“21世纪三大文明冲突,等于是一个主要的战场,文明之间互相在冲突,看看谁能把握主导的力量。哪三大文明呢?第一个我们知道在西方、在全世界还是有很大力量,叫做基督教文明,第二个力量是伊斯兰教文明。我们可以看到中东地区这种战争还是在进行,一方面是基督宗教,一方面是伊斯兰教。但是他说第三个冲突因素是儒家文明。这个就很让人惊讶了,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外国学者对儒家不是很了解,对于所谓的儒家文明到底在讲什么他也不是很清楚,他只想要说中国的崛起,十年前他已经看到了,中国一定崛起,崛起之后不但经济繁荣达到一个成果,还要进一步争夺世界的领导权,这一来的话就变成是三大文明冲突,这是一个政治学者的看法。
在这里我们先把一些因素大概提一下。那佛教文明呢?佛教徒也好几个亿,印度教超过十个亿。那为什么这两大宗教没有介入世界的冲突呢?答案很简单,这两个教主张轮回,你慢慢轮,你也不着急。我们的主张是不能放弃现实世界,要争千秋,更要争一时,那就只好冲突了。外国人也这样想,你的观点是肯定现实世界的价值,所以你就要努力争一个高下,但是我们学哲学的看起来,会觉得有一些盲点,因为人类的文明你何必一定要分出一个高下呢。你讲一个全球村,顶多生活上、信息上互相沟通。全世界在十年前我们都知道,最红、最热当然是学英文,现在还是学英文,但是各位都知道,学中文现在在全世界已经成为一种热门的现象了。但是你再怎么学只能学一点皮毛,你学会讲几句话,背后深刻的思想是什么,你不一定会掌握,到最后还是很多误会。
所以今天谈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难道儒家会跟你们两大文明冲突吗?难道我们不能合作吗?为什么人类一定要冲突呢?所以第一点要先说明,外国学者这个说法代表他的见解,但是是不是对的呢?不一定,因为儒家的思想,我们还是用孔子的话比较准确。孔子第一句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我跟你路不一样,我们就不要花时间商量了,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反正路多的很,我何必一定要跟你碰到面呢?孔子的思想非常包容,他也不会说当乡愿,跟你打迷糊仗,你凶我就让你,你弱我就凶你,没有那回事。孔子思想是人生理想不一样,不要互相商量,你过你的生活,我过我的生活,大家各自过自己的生活。
第二句话,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就是我跟别人意见不一样,都可以互相尊重。什么是“同”呢?就是一言堂,只有我说了算,你不能说话,这个叫做“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才同而不和。这个话说的多么直接啊,一个团体里你当然要大家都发表意见,所以孔子他不会跟外国人说,你们基督徒别讲话,伊斯兰教你们别讲话。孔子会说你们各说各话,说出来的话其实只要接近真理都可以相通,这叫做君子和而不同。还有第三句话。孔子有一次真的谈到政治了,孔子是鲁国人,春秋时代鲁国是很弱的国家,这么弱的国家还要对外表示强硬态度,孔子说这样不好,远方的人不服气,“则修文德以来之”把我本身的文化和德行修养好,别人自己就来归顺了。
我刚刚用了《论语》的三句话,各位就知道儒家立场,儒家不跟你争文明主导权,而是靠内在的力量。为什么有内在的力量呢?因为我们的主张符合人性的需求。如果你的主张要靠宗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就会出现很多宗教战争,像十字军东征,伊斯兰教他们之间的冲突。但是在中国没有什么宗教的战争,顶多是一些小冲突,大的格局、全面的谈不上。也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心态比较包容,也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我不但不把儒家列入文明冲突,反而主张一种观点,就是儒家可以让世界各种宗教找到一个对话的平台。因为各大宗教讲生前死后,对现实人生有很多先天规定,所以弹性很少。儒家不是宗教,儒家是哲学,哲学跟宗教的差别何在?方向一样,方法不同。宗教跟哲学都要探讨什么是最后的真实,什么是就近的真理,但是方法不一样,宗教靠信仰,哲学靠理性,靠讲道理。
所以儒家的思想讲到一件事很有趣。在1982年,世界各国历届的诺贝尔奖得主几十位在巴黎开会,这些人都是诺贝尔奖得主,人类里面的精英里的精英,他们开会想替人类思考一下,现在是1982,再过十几年就是21世纪了,我们应该想一个办法希望人类可以和谐。他们商量哪一种思想可以使人类和谐,这个问题提出来,立刻有一个人举手,当然是基督宗教。我讲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教新教。这个用语我习惯用基督宗教,否则你中国人讲基督教,那天主教怎么办?事实上在一千多年前只有天主教,到十五、十六世纪才宗教改革,才出现我们中文翻译所谓的基督教。所以信耶稣都是基督徒,叫做基督宗教的文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知道每一种宗教都有基本的立场,不能妥协的,他们人多。得诺贝尔奖的人背景是基督宗教的多得是。他们说二十一世纪需要基督宗教,立刻伊斯兰教反对,他说我们伊斯兰三个字代表和平,你可以查查字典,伊斯兰就是顺从安拉,我们要保持和平。那找我们伊斯兰教不是最好吗?讲完这两个要吵起来了,然后有人说我们需要佛教,佛教一说起来,这两个教都反对,说佛教争来世,不争今世,你那个和平是死了以后再去和平,没有什么用处。最后有一个人说孔子思想吧。他提出没有人反对,两个理由,第一个大家不知道孔子思想是什么,第二个他们虽然不太知道,但是都受过教育,全世界人受过教育都知道地球有一个亚洲,亚洲有一个中国,中国有一个孔子,孔子说过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个全世界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这个人提孔子之后,大家都不反对,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就够了。如果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族群都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愿意别人怎么对我,我就不要这样对别人,这不是天下大同了吗?这是很有趣的一件小事情,说明我所提的不是幻想。但是重点在哪里?你不能光讲你们吵不出结果就换儒家,不是上台演戏,道理一定要说出来。这个世界不是说比人多,是比你所了解的思想,以及你所坚持的信念是否深刻,是否符合真实的人性,这才是有力量的来源。这是我第一点说的儒家跟文明冲突的反映。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