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王铎书法有感之三——四面出锋,八方玲珑

标签:
王铎行草笔法 |
笔法的畅达,来源于精神的高扬。王铎的笔法可以用“四面出锋,八方玲珑”来概括。包世臣《艺舟双楫》中说:“唐以前书,皆始艮终乾;南宋以后书,皆始巽终坤”,这是用后天八卦的方位图来说明笔法的走向。包世臣在这里是想说明唐之前与宋之后在用笔上的区别:“始艮终乾”与“始巽终坤”有什么不同呢?“始艮终乾”是指一划笔锋要从东北方位逆入到东南方位,然后平铺到西南再转到西北收笔,笔管几乎旋转一圈,这是指中锋运笔;“始巽终坤”即笔锋从东南平铺到西南,不取逆入平出,这是指侧锋运笔。包世臣是指不同时期在用笔上有不同的特点。黄宾虹在《画谈》中也用八卦(他用的是先天八卦图)来说明运笔的特点,他说:“一笔之中,起用盘旋之势,落下笔锋,锋有八面方向。书家谓起乾终巽,以八卦方位代之。”“笔者有八面锋、四正四隅,”强调的“无往不复、无垂不缩”,“欲右先左、欲下先上”,“起承转合”的运笔法则,目的均是为了保证运笔的正确性,使笔画沉着厚重不浮滑。而王铎的用笔恰恰是将中锋与侧锋相辅相成,而又以中锋为主,因此他的笔墨更加“沉着厚重不浮滑”。“王铎对传统的书法罕有其匹,所以他的笔法是有着优良传统的,笔法精深,深得‘二王’、米芾的精髓。在用笔上特别强调中锋的运用和运笔的使转,力戒张瑞图多侧锋而带来的扁薄没有厚度,缺少蕴藉的弊病。他用笔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其他三位书法家,这是他不断吸取他们的长处而力求避免他们短处的结果。王铎的用笔得力于米芾甚多,米芾自称‘刷字’,可谓八面出锋,劲道十足,王铎在继承米芾刷字的基础上增加了更为浑厚饱满的中锋绞转,加快速度,加强用笔的提按与绞转,使笔法更加丰富多变,也更加多彩多姿。”(同上)
启功有这样一段评论:“如论字字既有来历,而笔势复极奔腾者,则应首推王觉斯为巨擘。譬如大将用兵,岁临敌万人,而旌旗不紊。且楷书小字,可以细若蝇头;而行草巨幅,动辄长逾寻丈,信可谓书才书学兼而有之,以阵喻笔,固一世之雄也。”(启功《论书绝句》第172页三联书店,1990年版。)
步履深林晚,开樽独酌迟。仰蜂粘落絮,行蚁上枯梨。薄劣渐真隐。幽偏得自怡。本无轩冕意,不是傲当时。
斗酒故人同,长歌起北风。斜阳高罍闭,秋馀暮山空。雁叫寒流上,萤飞薄雾中。坐来生白发,况復久从戎。
楚隔乾坤远,难招病客魂。诗名惟我共,世事与谁论。北阙更新主,南星落故园。定知相见日,烂熳倒芳樽。杜甫
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归来稍暄暖,当为斫青冥。翻动神仙窟,封题鸟兽形。兼将老藤杖,扶汝醉神醒。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