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王铎书法有感
二、浓淡骤变,五色斑斓。
书法主要是靠黑白两色的变化,白是纸,黑是墨,而白的变化也是靠黑的运作,五色是指黑白之间的不同层次,因此墨色的变化就成为书法的主要表现手段。但是墨色的变化并非平白无故地产生,它要受人的思想、情感的支配。王铎的这幅《赠汤若望诗册》,墨色变化十分强烈,如果我们对王铎这段历史有所了解,我们就会明白王铎这时期的书法发展的内在因素。明崇祯十五年十一月,王铎结发35年的妻子马氏病故;明祟祯十六年,三妹和两幼子死于逃难途中。二月,李自成攻陷北京,形势危急,全家乘舟飘泊在丰、沛、清江浦一带。此时的王铎饱受国破家亡的痛苦,贫困潦倒。他在《赠汤若望诗册》的最后的跋中记道:“月来病,力疾勉书,时绝粮,书数条,卖之得五斗粟。买墨,墨不嘉耳,奈何!” 政治失意与生活飘泊的双重压力,使他陷入窘迫和无奈之中.但是他的内心却是热烈的、不屈的,他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书画之中,他在《为啬道兄书诗跋》中这样说:“每书当于谭兵说剑,时或不平感慨,十指下发出意气,辄有椎晋鄙之快。”在《赠汤若望诗册》中直抒胸怀:“需时与尔探西极,浩浩昆仑未有涯。”(其一)“地折流沙繁品物,人穷星历涉波澜。”(其二)“茫茫四海欲安之,乡国哭歌正此时。”(其五)“ 幡然却悔从前误,夜夜神铃懒闭门。”(其六)“将来傥出人间世,笑弄若花看海潮。”(其八)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心灵外化的动因。王铎书法用墨的魅力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浓淡骤变,二是五色斑斓。(图2)书法讲究浓淡、干湿、苍润,使墨色富有变化,通常我们只是注重沾墨的多少,但是要达到“浓淡骤变”、“五色斑斓”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把握好墨量和水量关系,使浓、淡、枯、润的变化自然而连贯。黄宾虹认为:“古人墨法妙于用水。”《画谭》中说:“墨法,在用水,以墨为形,水为气。气行,形乃活。”陈绎曾《翰林要诀》中指出:“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水太渍则肉散,太燥则肉枯;墨太浓则肉滞,太淡则肉薄。”书法的点画是自然万象的物化,是抽象的物象,它同样要具有立体感、质感和空间感。因此,一幅书法作品中,墨色的干湿浓淡的运用也是同样重要的,和绘画一样,书法不但要求在整篇之中有墨色变化,而且要求一字之中,一画之内也要有墨色变化。书法作品中的枯润、飞白等变化,有着奇异的艺术效果,而作品内容的意蕴也会随之得以拓展。浓墨和淡墨,就是利用水和墨不同的比例以及在宣纸上的聚散速度、着色程度不同,使一个笔划、一个字或一幅作品中出现过渡自然、浓淡相间的墨意。王铎书法中的墨色效果,与他对绘画的擅长不无关系,他宗荆、关,丘壑峻伟,特别吸收董源和王维的画法,主要以晕染为主,皴擦不多,傅以淡色,沉沉丰蕴,这对他书法中的墨色运用有着深刻的影响。有人批评说手卷《赠汤若望诗》中的“有”、“日”、“荣”等字的涨墨,显得有些不畅和无奈。其实只要我们认真欣赏这幅作品还会发现不少问题:如“其二”跋中写道:“形、万二字落 ”,“其四”“秋深花知溪晚”句中落“落”字,王铎在这一则的跋中清楚地写道:“落落字 书时,二稚子戏于前,叽啼声乱,遂落数字(如)龙、形、万、壑等字,亦可噱也。书画事,须深山中,松涛云影中挥洒,乃为愉快,安可得乎?王铎漫识 。”可见王铎当时书写时的环境和心情。它深知“书画事,须深山中,松涛云影中挥洒,乃为愉快,”但是它没有,“安可得乎?”而正是这种内心情感的高扬,使他突破了外在形式的均衡,即形式美的要求,从优美上升到壮美,即崇高。在当时的心境下,他不可能考虑到均衡地使用墨和水,而是凭借自己的经验,随心所欲,尽情挥洒。因此,整幅作品跌宕起伏,颇有韵味,真正是浓淡骤变,五色斑斓。有一段文字对王铎书法中的墨色变化作了生动的描述:“王铎的墨色淋漓,大气磅礴,让人观之赞叹不已。在浓、淡、枯、润、涩之间变幻无穷,让人如入山阴道中,云蒸霞蔚,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墨色的变幻,增强了点、线、面甚至是墨块之间的表现力,营造出不同于前贤大师的视觉效果,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当你面对真迹时,一种震撼的感受扑面而来,感觉如同面对云中的真龙忽现,见首不见尾,一鳞半爪皆成仙迹。那种雄强的气势,解衣盘礴的忘我,撕心裂肺的呐喊,绝望愤懑的哭泣,种种心态、种种意象交织在一起,你的心灵会随着那墨色的变化而翩翩起舞,仿佛在云端漫步,身与物化,字间行气,盘旋回绕,仿佛天仙飞花,又似罗汉伏虎,涨墨的痛快淋漓,枯墨的撕心裂肺,润墨的氤氲气化,淡墨的秀雅天真奇迹般地组合在一起,让人赞叹不已,这是何等的神力才能写出如此的奇观!”(赵晓红《王铎与傅山的书法艺术研究》,《书法导报》2014.5.14)

释文:过访道未汤先生亭上登览闻海外诸奇 风动铃旗树影斜,漆书奇变尽堪蹉。他山鸟兽诸侯会,异国琳球帝子家。可道天枢通海眼,始知日路小瓜窪。需时与尔探西极,浩浩昆仑未有涯。

其二 殊方别自有烟峦,一叶艅艎世外观。地折流沙繁品物,人穷星历涉波澜。眉间药色三光纳,匣里龙壑寒。好向桔官延受籙,知君定不悋瓊丹。形、万二字落 其三 八万遐程燕蓟中,如云弟子问鸿蒙。惯除修蟒箐风息,屢缚雄鯂瘴空。
灵药施时回物病,玉衡齐后代天工。幽房剩

有长生诀,一笑拢须遇苑风。其四 图画充厨始摄然,何殊层阁揖真仙。醉吟心映群花下,闲卧情逰古史前。琴瑟中和秋独奏,锟铻光怪夜双悬。欲从龙拂求灵液,只恐鵉车泛海烟。夜中言茫茫四海欲安之,乡国哭歌正此时。有客自寻萧寺隐,故人还寄草堂诗。旧年

观弈方知宦,今日梳头不恶丝。五嶽胸中何必起,蒙庄曳尾是谁师。即吾园示僧 半载龙冈如老衲,猕猴园即是吾园。秋深花知溪晚(?),冬后鶬鸣觉树喧。生死静观山不受,荣枯闲阅佛无言。幡然却悔从前误,夜夜神铃懒闭门。 落落字 书时,二稚子戏于前,叽啼声乱,遂落数字(如)龙、形、万、壑等字,亦可噱也。书画事,须深山中,松涛云影中挥洒,乃为愉快,安可得乎?王铎漫识 。
图2 临王铎《赠汤若望诗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