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王铎书法有感之四

(2014-06-20 07:26:32)
标签:

王铎

行草

结体

                  临王铎书法有感

 

                 四、结体奇正,张弛有度

 

    王铎用笔十分率真,有时甚至会感到粗糙,但当你仔细观察时,又觉得在整体上又是非它莫属,这种狂放不羁的笔法所构成的结体往往变化超常:大小主次对比强烈,如图3ƒ北阙更新主,南星落故园。左冲右突险中取正,如图3 起北风 斜阳”、 官拜少常休”。疏密腾挪神通气爽,如图3 幽偏得自怡”、古器巌耕得”。浓淡涩润任情任性,如图3粘落絮 行蚁”、ƒ落故园 ”。吴昌硕在他的诗中写道:“眼前突兀上险巇,文安健笔蟠蛟螭。波磔一一见真相,直追篆籀通其微。有明书法推第一,屈指匹敌空坤维。”(《缶廬集卷四·孟津王文安草书卷》)吴昌硕认为王铎应是“有明书法推第一”,他用“蟠蛟螭”这种想象中的具有无穷魅力和魔力的神龙来比喻王铎的书法,“可谓抓住了关节,探到了‘幽奥’。一种在沧海云天中出没升腾的‘蟠蛟螭’,天之精气所聚,地之精力所积,人之精神所凝,天人合一,穷极变化,创造出一种神秘的、不可重复的艺术之境。‘大哉斯道!’”(刘正成语)奔放与收敛、放纵与典雅、恣意与法度似乎在这里得到了统一,“精美和率意之间的平衡是很难把握的。明代的草书传统给王铎准备了率意的一面,然而‘一日临帖,一日应索靖’,它从前代大师们那里取得了另一面。统一者一切的是他的心境,以及在此心境中生长出来的审美理想:怪、狠、奇。它认为这些并不与雅矛盾,亦符合‘中庸’的原则。——这很可能不是为自己的审美理想寻找依据,而是把传统思想的原则理解为对内心的忠实,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他对怀素、高闲的批评,它或许从那些作品中感觉到一种非心灵的、迎合时尚的东西。 (邱振中《中国书法鉴赏大词典》)王铎的书法是以“敏而好古”为宗旨,明末书坛流行董派书风,以俊秀飘逸为标榜,当时王铎与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开启复兴书坛的风尚,他在《琅华馆帖册跋》中说:“书不师古,便落野俗一路,如作诗文,有法而后合。所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也。如琴棋之有谱。然观《风》、《雅》、《颂》,文之夏、商、周、秦、汉,亦可知矣。古善师古者不离古、不泥古。必置古不言者,不过文其不学耳。”王铎的行草书,从整体上看,一气呵成。虽然大小不一,取势各异,但气脉贯通,融合在和谐与平衡之中。化欹侧为平衡,形成局部不平衡与整体和谐的对立统一,放而能收,纵而能敛,奇正相协,构成王铎行草书最大的特点,这也是书家有意追求的艺术效果。(图4、5)

临王铎书法有感之四
      图4   临王铎《奉祝老先生寿诗轴》

临王铎书法有感之四
            图5   临王铎《玉泉山望湖亭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