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您走得太早!

标签:
蒋孔阳书房座谈会 |
6月7日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了蒋孔阳书房揭幕仪式暨纪念座谈会,会议隆重、热烈,92岁高龄的蒋孔阳先生夫人濮之珍先生特地从上海赶往北京参加会议;蒋孔阳先生生前挚友同乡、同龄、同事的93岁高龄的北大杨辛教授也亲临会议,并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美学界、文学界近百人参加了会议,语重心长的发言,引发起大家对蒋先生的深切回忆。
蒋先生是我的恩师,不仅把我引进美学大门,而且让我不断去探索,我的毕业论文《黑格尔美学思想》,老师费尽了心血;我的第一篇美学论文《试论自然美》,啃了一块硬骨头,先生审阅后推荐给了《西北大学学报》,发表了;我出版的第一部美学专著《美学基础知识》,老师审阅并作序,后获得北京高校社科优秀奖。之后我在美学上每进一步,都得到了先生的指导和帮助。先生不仅教我做事,而且还教我做人,记得在毕业论文修改时,我先交的论文是《黑格尔美学思想》,全文近10万字,先生看后觉得铺得太广,深入不够,给了一个“良”;我听了先生的意见后,将论文改写为《黑格尔美学思想的辩证法》,完成后又交给了先生,得到了先生很好的评价。但先生不同意改分,并说:“作学问不能为了分数。”先生的这句话让我记住了一辈子,学术与功利是很难相融的。
先生离开我们将近18年了,但先生和蔼、慈祥的面容仍然历历在目,特别是那种执着、坚韧的意志,对晚辈的培养和爱护的情怀更是感人至深。记得先生在住院前不久,我与中国教育电视去采访蒋先生,为教育部制作一部学生励志的教育片,当我与先生联系时,先生很快就答应了。几天后我们赶到了上海蒋先生的家里,一见面,我们感到先生身体非常虚弱,先生可能看出了我们的犹豫,立即说:我们拍吧,我们拍吧!濮先生将先生坐的那把椅子四周垫上了被褥,身上又多披上了一件衣服,于是就开始拍摄了,整整40分钟,蒋先生就像平时讲课那样,语调不高,但平和、动情,我似乎又回到了几十年前的课堂里。这一幕至今难忘!
恩师,您走得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