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永新往事
枚庸
村里的每一片老瓦,每一块青砖和青石板,每一座建筑,甚至每一把红土都可以看出永新的过去,都能见到历史的影子,墙面的斑驳脱落,更是那往事的衬托。那深深浅浅的痕迹,仿佛是岁月精心雕琢的纹路,每一道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我静静地坐在河滩上,看老黄牛在独自地吃着青草,偶尔发出一声低沉的哞叫,似在与这片土地私语。鸟儿成群地从天空飞过,翅膀扇动的声音和清脆的鸟鸣交织在一起,打破了空气中的宁静,却又为这宁静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生机。
周围依然那样宁静祥和,炊烟袅袅升起,如丝如缕,仿佛是从时光深处飘来的丝带。那淡淡的烟雾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是在诉说着村子里的家长里短、岁月变迁。一切都好像未曾改变,又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过,或许是时间让人们将这一切都开始淡忘,包括这承载着无数回忆的河滩。我仍坐在河畔,天渐渐暗下来了,山头还残留着夕阳的余晖,昏黄的,给周围的景致都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黄色,像是年代久远的老照片,带着陈旧的气息和岁月的沉淀。禾水河里的水依旧静静地流淌着,发出轻微的哗哗声,仿佛是岁月的脚步声,沉稳而坚定。我侧耳聆听着那水声,仿佛又看到了太祖母那等待的身影。
太祖母的故事,就像这禾水河的水一般,在我的心头流淌着。那一夜,我无法入睡,太祖母的身影在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她的等待,她的坚持,她的信念,都成为了我心中无法磨灭的印记。第二天,雨还在下着,我们要离开村子了。
可走到村口时,村口的老枯树正熊熊地燃烧着烈火,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它会着火,在雨中火焰丝毫没有灭的意思,枯树旁的老房子却没有一点儿的损伤,村民们迷惘。我似乎有些明白枯树着火的原因,那段多年前的往事随着枯树化作一团灰烬,那段远久的历史伴着飘渺的浓烟飞散。
车慢慢地驶出了山村,沿着禾水河畔的公路走着,看着河水,祖父的眼又湿润了。再驶出一个山头,那个村庄就将永远地消失在我的视线中。心中的惆怅如同那禾水河的水,连绵不绝。
往事,终成往事,确该像烟雾般飘散,但那份痴情的等待、那片真正的思念,是永远不该结束的,因为禾水河永远在静静地流淌着……
(文章有删减)
6.对文中描写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分)
A.老黄牛吃草、鸟儿飞过等描写突出了河滩的宁静祥和。
B.炊烟袅袅的描写暗示了乡村生活的平淡无奇。
C.禾水河的水静静流淌衬托出作者对太祖母的思念。
D.老枯树着火有象征意义,暗示往事的消散。
7.作者在文中提到太祖母的等待,这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4分)
8.将下列内容按照文中出现的顺序进行排序。(3分)
回忆太祖母 坐在河滩上看周围景色
离开村子,车驶出山村 看到村口老枯树着火
9.“心中的惆怅如同那禾水河的水,连绵不绝。”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6分)
参考答案
6.B(3分)。炊烟袅袅是乡村宁静祥和氛围的体现,并不是暗示平淡无奇,A、C、D选项对文中内容理解正确。
7.太祖母的等待是作者情感的寄托,通过回忆太祖母,将个人情感与乡村的历史、家族的记忆相融合,使作者对永新的情感更加深厚和复杂,体现出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亲情的眷恋,增强了文章的情感深度(4分)。
8.(3分)。
9.这句话体现了作者离开永新乡村时内心深深的不舍和惆怅之情。禾水河的连绵不绝象征着这种情感的绵长无尽,表现出作者对乡村生活、乡村记忆以及乡村所承载的情感的留恋,对即将失去与乡村联系的无奈与伤感(6分)。
无意中发现的阅读理解题,出自我的散文《永新往事》节选,看完参考答案,才知道当初无心写下的句子,居然可以有这样的理解和认知。果然是每一个读者,对同一篇文章都能读出不同的意味。幸好不是自己考,否则极可能不及格,话说回来,现代文阅读,历来是我的短板。
记录|一篇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永新往事
枚庸
村里的每一片老瓦,每一块青砖和青石板,每一座建筑,甚至每一把红土都可以看出永新的过去,都能见到历史的影子,墙面的斑驳脱落,更是那往事的衬托。那深深浅浅的痕迹,仿佛是岁月精心雕琢的纹路,每一道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我静静地坐在河滩上,看老黄牛在独自地吃着青草,偶尔发出一声低沉的哞叫,似在与这片土地私语。鸟儿成群地从天空飞过,翅膀扇动的声音和清脆的鸟鸣交织在一起,打破了空气中的宁静,却又为这宁静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生机。
周围依然那样宁静祥和,炊烟袅袅升起,如丝如缕,仿佛是从时光深处飘来的丝带。那淡淡的烟雾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是在诉说着村子里的家长里短、岁月变迁。一切都好像未曾改变,又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过,或许是时间让人们将这一切都开始淡忘,包括这承载着无数回忆的河滩。我仍坐在河畔,天渐渐暗下来了,山头还残留着夕阳的余晖,昏黄的,给周围的景致都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黄色,像是年代久远的老照片,带着陈旧的气息和岁月的沉淀。禾水河里的水依旧静静地流淌着,发出轻微的哗哗声,仿佛是岁月的脚步声,沉稳而坚定。我侧耳聆听着那水声,仿佛又看到了太祖母那等待的身影。
太祖母的故事,就像这禾水河的水一般,在我的心头流淌着。那一夜,我无法入睡,太祖母的身影在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她的等待,她的坚持,她的信念,都成为了我心中无法磨灭的印记。第二天,雨还在下着,我们要离开村子了。
可走到村口时,村口的老枯树正熊熊地燃烧着烈火,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它会着火,在雨中火焰丝毫没有灭的意思,枯树旁的老房子却没有一点儿的损伤,村民们迷惘。我似乎有些明白枯树着火的原因,那段多年前的往事随着枯树化作一团灰烬,那段远久的历史伴着飘渺的浓烟飞散。
车慢慢地驶出了山村,沿着禾水河畔的公路走着,看着河水,祖父的眼又湿润了。再驶出一个山头,那个村庄就将永远地消失在我的视线中。心中的惆怅如同那禾水河的水,连绵不绝。
往事,终成往事,确该像烟雾般飘散,但那份痴情的等待、那片真正的思念,是永远不该结束的,因为禾水河永远在静静地流淌着……
(文章有删减)
6.对文中描写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分)
A.老黄牛吃草、鸟儿飞过等描写突出了河滩的宁静祥和。
B.炊烟袅袅的描写暗示了乡村生活的平淡无奇。
C.禾水河的水静静流淌衬托出作者对太祖母的思念。
D.老枯树着火有象征意义,暗示往事的消散。
7.作者在文中提到太祖母的等待,这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4分)
8.将下列内容按照文中出现的顺序进行排序。(3分)
回忆太祖母 坐在河滩上看周围景色 离开村子,车驶出山村 看到村口老枯树着火
9.“心中的惆怅如同那禾水河的水,连绵不绝。”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6分)
参考答案
6.B(3分)。炊烟袅袅是乡村宁静祥和氛围的体现,并不是暗示平淡无奇,A、C、D选项对文中内容理解正确。
7.太祖母的等待是作者情感的寄托,通过回忆太祖母,将个人情感与乡村的历史、家族的记忆相融合,使作者对永新的情感更加深厚和复杂,体现出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亲情的眷恋,增强了文章的情感深度(4分)。
8.(3分)。
9.这句话体现了作者离开永新乡村时内心深深的不舍和惆怅之情。禾水河的连绵不绝象征着这种情感的绵长无尽,表现出作者对乡村生活、乡村记忆以及乡村所承载的情感的留恋,对即将失去与乡村联系的无奈与伤感(6分)。
无意中发现的阅读理解题,出自我的散文《永新往事》节选,看完参考答案,才知道当初无心写下的句子,居然可以有这样的理解和认知。果然是每一个读者,对同一篇文章都能读出不同的意味。幸好不是自己考,否则极可能不及格,话说回来,现代文阅读,历来是我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