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汛情升级

2024-07-04 01:54:37
标签: 枚庸 生活 随感 杂谈 洪水

枚庸

六月以来,赣鄱大地迎来持续集中强降雨。

降雨过程一波连着一波,自南向北推进,几乎没有任何间歇,不给人丝毫的喘息机会。

从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开始算起,已经有十六七天时间了。期间,赣、抚、饶、修等河流发生多次编号洪水,赣江支流锦江水位超历史,响应及时提升至三级。

随着暴雨不断,外洪内涝以凶猛之势来袭,鄱阳湖星子站、湖口站和长江九江站相继突破警戒水位,且依旧保持大幅上涨态势,沿江滨湖地区防洪压力陡升。

尽管自己对今年的“大汛”早有心理准备,但真正面对长江鄱阳湖大洪水考验,最近一周都是昼夜连轴转,经常熬到凌晨两三点才能睡,实在感到疲惫不堪。

特别是前两天,整个修河流域普降大暴雨,水位涨势愈发迅猛。根据修河以及长江九江段和鄱阳湖洪水预报情况,省水文监测中心一度升级发布洪水红色预警。

果不其然,到昨天晚上,修河虬津站、永修站洪峰水位达25.43米、23.65米,分别超警戒4.93米、3.65米,先后突破实测的历史最高水位记录。

汛情发展太快,我还来不及反应,省防指已决定昨天22时对长江鄱阳湖区启动防汛二级应急响应,随即接到通知,要连夜准备今天的防汛紧急动员部署会。

折腾了几个小时,凌晨两点多才到家,今天八点半前又赶回办公室,继续一天的忙碌,中午还错过饭点,干脆没吃就躺沙发补会儿觉,暂时充下电、养个神。

好在正如气象预报的情况,主雨带从昨天开始,已逐步北抬,对江西影响日趋减小,今天降雨停歇下来,转而是阳光明媚、气温升高,鄱阳湖水位涨幅放缓。

目前,修河已出峰回落,虬津站水位只超警戒3.31米,比最高时下降了1.62米。长江九江站和鄱阳湖星子站、湖口站水位波动上升,超警戒幅度在1.8至2.52米。

据水文部门预测,未来鄱阳湖星子站洪峰水位将涨至21.8米左右,超警戒2.8米。可最大的问题是长江中下游全线超警,均处于高水位,鄱阳湖洪水“出路”困难。

而为减轻下游防洪压力,三峡水库已经超汛限十余米运行,后期逢华西秋雨,它必将开闸泄洪,长江上游来水进一步增加,顶托影响会更明显,甚至出现倒灌。

我不禁想起,自己从事防汛工作的这些年,在2016年、2020年,就先后碰上了当时“新世纪以来长江鄱阳湖最大洪水”和“鄱阳湖流域超历史大洪水”。

都说历史总在不经意间重复上演。回首当年,鄱阳湖星子站维持超警状态分别长达35天和59天。况且2016年的最高水位仅21.38米,如今的水位早超过当初。

意味着今年鄱阳湖要想退出警戒,还要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现在已发现管涌、泡泉、跌窝等各类圩堤险情150多处,在洪水浸泡下,后期数量肯定会有所增加。

如此看来,接下来的日子,沿江滨湖地区巡堤查险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面临的,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抗洪抢险持久战和家园保卫战,必须打起精神、共渡难关。

就像地处长江中心小岛的江洲镇,已向在外乡亲发出告急“家书”,号召返乡支援抗洪。我清楚记得,今年四月份与镇长汪子峰谈及力量动员时,他是充满自信的。

他说,“团结,是江洲人民的鲜明特质,也是战胜洪水的最大底气”。其实又何止是江洲,我相信生长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的人们,都是具备这样的勇气和决心。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在抗洪抢险斗争中形成的伟大抗洪精神,会在新时代新征程,得到继承和发扬。

汛情升级并不可怕,只要保持“连续作战”的劲头和“敢打必胜”的信念,我们定能守护好美丽家乡。

洪水终将要退去,江河会重回安澜。

写于2024年7月4日 防汛值班的凌晨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