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伤痕累累

2023-08-25 17:08:59
标签: 枚庸 生活 随笔 杂谈 日本

枚庸

 

2023年8月24日,国内多家媒体先后发出“历史会记住今天!”的声音。

就在昨天下午,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且计划排放30年。

这些核污染水,总量高达130多万吨,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一旦进入海洋,必将传播至每一个角落,对亚太地区甚至全世界生态环境安全带来直接影响,还可能严重威胁全球人类生命健康、鱼类生存空间和渔业生产养殖。

我也不禁感慨,小日本够无耻。如此恶劣行径,真的会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关键是,还有不少美西方国家及其媒体默认纵容,乃至站台背书,充当“帮凶”。

 

“地球已然千疮百孔!”这是昨晚值班时,和同事聊起这件事,他无意中蹦出的一句话。

小时候我们就常说,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它。可事实上,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却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正如众所周知的道理,事物总是相对的。你对地球做的一切,大自然都会在某个时段给你回馈。所谓的极端灾害天气,或许就是对人类破坏行为的报复和打击。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究竟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我们还不得而知。但终会有一天,要为此产生教训、付出代价。而事后再做的弥补和挽救,未必还来得及。

 

受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多发频发态势已然日益凸显。一些可预见或难以预料的重大突发状况,随时可能面临,给风险防范带来艰巨挑战。

从江西情况来看,近年来防灾减灾救灾压力显著增大。特别是2020年鄱阳湖流域超历史大洪水、去年历史罕见的大范围持续性干旱,都具有极大的应对难度。

放眼全国,今年北方部分地区,连续遭遇短时强降雨袭击,山洪和地质灾害爆发、突发,导致不少人员伤亡,在以往也是并不常见的,突破了我们的固有印象。

据预测,目前多地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依然高发,一些流域仍存在洪涝灾害风险,华北、东北、西南部分地区土壤含水量接近饱和,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居高。

昨天我还意外看到,今年第9号台风“苏拉”的路径预报,居然在天平洋上画了个“圈”。至少从事防汛的这么些年里,这样的路径还是头一回见。

 

不好说,全球气候的大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到底有多大。但我想,万物紧密相连,任何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互为关联、形成整体,均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

就像同事说的话,地球已经伤痕累累,如果不再好好保护和爱惜,人类很可能将面临生存家园的毁灭。

日本此番行径,如同雪上加霜、火里浇油、伤口撒盐,这是与全球人类为敌,任何迟疑都在助纣为虐!

 

写于2023年8月25日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随感|落地 后一篇:记录|秋意凉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