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有病

2023-07-31 18:56:52
标签: 枚庸 生活 随笔 杂谈 职业

枚庸

很多朋友都说,过了三十五岁,身体大不如从前。

此前我并未太当真,但是事实证明,最近一两年的确体会渐深,体检异常指标多了起来。

正如前段时间写的“亚健康”,其实很难说,到底是介于有没有病之间,还是已然处于病态。至少现在,我是真的病了,在迎战台风“杜苏芮”,通宵值守一夜之后。

凌晨眯了两个多小时,起来顿觉头昏脑胀、咽痛嗓哑。待交接完班,回家补了一下午觉,症状不仅没有缓解,甚至还有趋向严重的态势。


昨天愈加难受,开始肺痰咳嗽、鼻塞流涕,外加有些呼吸困难。除去下午陪呵呵去了趟学游泳,基本就在家待了一整天,然后早早上床睡觉。

直感叹身体大不如从前,想当初鄱阳湖流域超历史大洪水期间,连续十余天平均睡眠不足三个小时,也这么熬过来了。这次短短一个晚上,却居然顶不住。

今早上班,状态比前两天好点,尽管仍未痊愈,也算尚且能扛。不过还是影响很大,会后不想等电梯,步行爬上十二楼,明显气喘吁吁,半天缓不过劲来。

下午省里开会,也是一直处于鼻子被堵、间歇窒息的状况,搞得精力都有所不集中,好在能够打起精神做笔记,不敢对会议主要精神和重点内容有所遗漏。


这是一个疾病流行的季节。

生病的不光是我,有好几个同事也正难受着。夫人出现感冒症状已十来天,呵呵汐汐一直有点流涕和咳嗽。

前几天,父亲又开始生病难受,用他自己的话说,人都好像变得木讷许多。紧接着是我,而今天早晨,老妈讲她可能也病了,看来这波感冒,全家没一个幸免。

其实我想说的病态,并不单纯指身体上的,更多是种心理状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就发现自己,在家时无论感觉多么疲惫,到单位却可能精神抖擞、恢复激情。

比如年初得了甲流,连续高烧两天,甚感乏力,但回到工作岗位,便似乎忘记了身体欠安,立马全身心投入。

再如有时周末上午在家,坐沙发上都犯困打瞌睡,下午到办公室,仿佛就没了倦意,哪怕加班至深夜凌晨。

我早问过自己,这算不算是一种“病态”,答案是肯定的,也许家人们的感觉,会更加明显些。

夫人前不久摔跤伤了腿脚,最近又生病,但我对台风动向、灾害趋势的关注程度,远远大于对她的关心,想必她会认为我是“病态”的,甚至有点厌恶和嫌弃。

还记得父亲曾对我说过,在家就别再提,什么安全事故防范的新闻和话题了,应该更多地想想,怎么教育好两个女儿,如何陪伴她们健康成长。


关于病态的解释,通常被指不正常、不健康的情形和表现,既有身体上的也有行为中的反映。

如果是体现在身体,尚且相对好办,通过打针、吃药,症状不久可以断根。但现实行为中的“病态”,却不是那么容易治愈,甚至可能影响婚姻和家庭生活。

正如我说自己的“病态”,或许能把职业特点,当作借口和托辞,但实实在在对父母、对爱人、对孩子少了几分关心、关怀、关爱,得想方设法去疗愈、去安抚。

这世界,可能每个人都有“病”,使我们呈现不同的生活态度,作出不一样的选择,人生最终也有了新的走向。

有“病”并不可怕,怕的是有病不治,“讳疾忌医”。

写于2023年7月31日傍晚

——谨以此文告别七月的忧伤,期待八月的美好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