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江湖侠客重返饶平石壁庵佛寺
我的英文是这样学来的
江湖侠客吴仲湛
曾有旧学生问:老师,您的英文是不是打倒四-人-帮后,恢复高考,进大学学的?
也曾有我四十多年前在公社中学教英语时的老学生问:老师,您的英文是不是邓-小-平倒台又上台后,拨-乱反正,到饶平师范英语班学的?
都对,但也不全对。其实,我的英文是这样学来的。
1968年底(11月22日)我下乡当知青。随身带着三本书:《袖珍英汉小辞典》、《莎士比亚英语戏剧故事(上下册)》、《英文版毛-主-席语录》(那是非学不可)。并非我有什么先见之明,而是对英语感兴趣。耕田之余,如果没有其它兴趣,人生也就真的没趣了。
一位我视为大哥的被下放回乡的县农业局干部,见知青们个个都迷茫之中,我却还孜孜不倦地(就着炉灶火)学英文,便对我说:“有了外国才,不怕用不来。”
时过境迁,弹指就是八九年。这些事后来写进了我1977年高考的作文《大治之年气象新》。
据后来清理审阅档案的教育学院人事处干部小向说:“吴老师写的作文,评卷人的评语很好,得到很高的分数,字也写得漂亮。”
博友“南国榕”
阅后评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荒唐的年代,仲老不忘初心,更没有蹉跎岁月,事业有成,令人钦佩。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学生评论:“老师,您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怎么就没说呢?作为学生的我们,乃人生一大损失啊。”
江湖侠客笑道:“上课不言当年勇,上网方说那年痴。”
学生童之庭有感:那些年,我们追着英语老师问:学习ABC,最后毕业还不是一样担粪箕。意思是,高中毕业后统统都得回乡参加生产劳动。读大学?那是靠有权势的领导保送的个别人。那年代能够一直坚持学习文化知识,尤其是钻研学习看似跟自己的未来毫不沾边的外语的人,的确不多。我们学生们很佩服吴仲英老师(注:我在联饶中学的曾用名)的追求和拼搏精神,也再次印证了天道酬勤的真理。

第二排右一为江湖侠客吴仲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