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家乡的人:很美很幸福

(2008-03-20 17:41:05)
标签:

文化

分类: 所喜所忧

有家乡的人:很美很幸福
在京永新籍老乡合影

    23年前,我大学毕业从上海来到北京工作,从此,就与这座城市结下了缘、牵上了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曾在河南濮阳支教过一年及平时出差外,其他时间都生活在这座被称为首都的城市。屈指算来,居住在北京的时间,已然超过了在家乡的时间。
   

    尽管如此,尽管这里的生活条件要胜过家乡,尽管这里的人脉资源要超过家乡,但我还是时时想念那个魂牵梦萦的家乡,常常想起在家乡的童稚天真和少年贫苦交织的岁月……
   

    于是,家乡在我的眼中已不仅仅是一个文字的概念,也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情感,而是一种复杂而丰富、丰富而恒久的情结。

   

      儿子看我如此挂念家乡,就问我:“既然如此热爱家乡,为什么不把家乡搬到北京来呀?”


   “傻儿子啊!家乡是能搬的东西吗?家乡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种情结啊!”我接着告诉儿子,家乡这种情结,其实就是一条河但未必知名,是一座山但未必闻名,是一些天真烂漫的回忆但傻得可爱,是一堆少不更事的往事但笨得可亲,是几间温暖但很简陋的小屋,是几个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发小,是煤油灯下熬夜苦读的漫漫长夜,是深山老林中的砍柴小路,是渴望改变命运的拼命补习,是家人放弃一切的支持与关爱.......

   

    为此,我常常想起那些没有家乡或者只有概念中的家乡的人。很显然,他们比我们有家乡的人少了一种幸福。尽管他们生在城里、长在城市,尽管他们或早或多地享受了城市的发达与文明,尽管他们因为在城里生活而使得自己眼界更宽阔、视野更广阔,但他们永远缺少那种可以时常炫耀似地说起自己的家乡、经常王婆卖瓜似地念起自己的家乡的幸福感。当然,这并不妨碍有相同感觉和不同感觉的人,共同分享这种幸福感。


    3月15日下午,在北京世纪金源酒店召开的“在京吉安老乡情系家乡联谊会”,正是这种分享幸福时光与幸福感觉的最好注解与最佳安排。

   

    由中共吉安市委、吉安市政府主办的这次联谊会与半月前江西省政府在北京江西大厦举办的那次会议略有不同。那次会议感觉更多的是,他们只关注在京老乡是否能够给家乡带来什么资金、引进什么项目、提供什么机会。这次会议就不同了,主办者只有一个目的——联谊。当然,领导们的深层目的也是希望通过联谊,促进吉安经济的发展,从而将井冈山建设得更加美好。


    既然是联谊,与会者自然其乐融融。所以,原先相识的老乡聊得很投机,刚刚认识的老乡聊得很高兴。但因为会议场地有限,所以各县在京人士只能邀请部分代表参会。吉安共有13个区县,因而分到各区县的指标也就20多人,加上各区县的有关领导(一般都是县委书记或县长带队),不算太大的会议室竟然挤满了400多人。很荣幸,我也应邀混进了永新县在京人士之列。


    在中共吉安市委副书记、吉安市市长周萌同志对家乡情况进行全面的介绍之后,各级领导、各方嘉宾、各界代表分别上台动情地发表演讲,真情地献计献策。正在参加“两会”的吉安籍代表和委员也参加了此次会议,并介绍了有关振兴家乡经济的感人信息。


    对我们这些不在经济口工作的不需发言、不必讲话的与会者来讲,最幸福地就是在自由时间的交流和聚餐时间的交心。在众多与会者之中,看到同为法律人的吉安老乡更感亲切,更觉难得。


    的确,在我进京23年来的印像中,如此规模、如此规格的吉安老乡聚会,还是第一次。可见,着实不容易。看来,在网络时代,在信息社会,以一种聚会的方式联络情感、互通信息、交流动态,还是必要和需要的。尤其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广泛地加强我们对家乡建设的关注,可以更痛快地释解我们对家乡思念的情感,可以更实在地加深我们对家乡民生的关心。特别是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分享关心家乡、思念家乡、奉献家乡的幸福感。


    因为只有能够分享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自己偷着乐的幸福,其实是一种难以言表的痛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