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把降息问题复杂化了

(2014-09-17 23:06:27)
标签:

股票

财经

分类: 宏观经济

清议:别把降息问题复杂化了

 

一袭沙罗裙,春也宜,夏也宜,秋也宜,冬也宜,暑去寒来不更衣,寿衣更相宜。

 

有关经济意外加速下行后是否应当降息的争议在不断升温。之前认为“能不降息就不降”的人今天给出了进一步的答案:“还不到下决心的时候”。那么,究竟什么时候才可以降息呢?

 

其观点似乎是在强调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也就是利率市场化的作用,认为国内金融市场确实已经到了建立统一大市场的时候,核心是价格由市场决定,而不应再由货币当局决定。不难看出,这显然忽视了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在金融市场发挥的作用,这即便是在高度市场化的国家也是如此。这无疑是一处硬伤。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如此观点不讳言利率市场化之后利率有上升的过程,但确信会出现拐点、回归。这等于说,利率市场化之后能不能降息还说不准。的确,在国内金融市场集中度过高或高度垄断以至于货币市场博弈地位极不平等的情况下,市场化降息的前景并不明朗。

 

按照这一观点,就算是利率市场化最终能够实现降息,现在也还不到时候(确切地说是不到利率市场化的时候},要等待放开存款利率上限,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前提是出台存款保险制度。联系之前那番市场化之后利率“上升”、“拐点”、“回归”的表述,所谓“如果存款保险制度在今年底前推出,利率市场改革很可能在2015年有实质性进展”,大有降息遥遥无期的寓意。

 

降不降息原本是一个经济周期或趋势性波动过程中的宏观对策问题,如果硬是要把它和改革捆绑在一起,注定会把问题复杂化。

 

学界早有定论:没有增长,周期能够存在;反之,没有周期,增长也能够存在。那么,请问:改革与周期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没有周期,改革能够存在;反之,没有改革,周期也能够存在”呢?

 

有关周期研究的普遍结论是:出于经济增长的内在不稳定性,因此,经济稍有衰退就会导致进一步衰退。这是宏观调控必须采取逆周期政策的原因。

 

作为常温物种,人类之所以能够战胜气候的周期变化,是由于学会了换季更衣。否则,寒暑往来,人要么冻死,要么热死。这还需要再教育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五招降低利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