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宏观经济 |
清议:自恃聪明的减速政策将酿成大祸
在经济持续减速和物价回落的情况下,正利率和20.5%的存准率无论如何不能说成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样背景下,刚刚通过的本年度财政预算也无法理解成稳健的财政政策。如果不打算对持续减速的经济采取必要的措施,口头上的稳健政策只能是刻舟求剑,放任自流地成为事实上的减速政策。
要知道,放任自流的减速政策比减速危害更大。其要害是削弱了企业和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的预期,降低了投资与消费信心,随之而来的便是企业削减开支,消费者节衣缩食,结果只能是越来越糟。
最糟糕的是,债务刚性总是在经济景气度持续下降的时候表现得最强烈,一旦出现系统性的债务违约,实体经济必然出现剧烈收缩,以至于硬着陆成为现实。
遗憾的是,最近发生在电力设备和房地产行业的几起债务违约事件颇有些系统性的苗头。业内人士已发出警告,一旦楼市迎来熊市,将有大量房企破产。其实,市场本身就带有系统性,个别企业的债务违约预示着同业可能面临同样的困境,一个行业的困境也会传染给相邻的行业。只要经济持续减速,系统性危险就无法排除。
用不着讨论对债务违约个案是否予以搭救,只要减速还在继续,更多的个案就会接二连三的冒出来。因此,决不能用处理个案的方式加以应对,而必须采取系统性的对策。
即便是短期内无法调整预算政策,面对减速,财政政策也不是束手无策。比如说减税。国际经验表明,以减税政策应对经济减速是最温和的,因为减税所释放的企业和消费者开支会形成新的税收。不仅如此,考虑到国内间接税的比重很高,而这些税收都是嵌入物价的,所以,减税不仅可以增加开支,还能够降低物价。
产业政策也是可以发力的领域。作为发展中国家,为打造绿色GDP,鼓励全社会的节能减排,创建环境友好型经济,显然不能只满足于淘汰落后产能,也必须鼓励先进产能的扩张,并且是快速扩张(因为先进产能的比重总是小于落后产能的比重)。否则,产业结构调整这项原本是积极的政策就会变成消极的政策。
至于货币政策的对策,当务之急是把过高的存准率降下来。事实已经证明,过高的存准率是导致国内融资成本甚至是物价水平居高不下的原因。当过高的存准率遭遇利率市场化,人为的钱荒只能令融资成本变得更高。钱都让金融机构赚去了,企业和消费者的日子能好吗?此外,即便是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央行减息也是十分必要的,至少可以改善企业和消费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