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建网络银行的商业模式
(2014-03-09 09:53:08)
标签:
财经 |
分类: 宏观经济 |
清议:如何创建网络银行的商业模式
网络银行当然是指独立运作的、以网络为载体的创新商业银行,而不是指现有商业银行的网上业务。货币的虚拟性以及网络技术的充分成熟无疑使得网络银行早已成为可能,目前惟一的障碍是行政审批。
与任何生意一样,网络银行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商业模式。那么,如何创建网络银行的商业模式呢?
总的说来,网络银行的全部意义在于金融创新,但这种创新决不能停留在网络技术的层面,而必须涉及商业模式。只有网络技术创新而没有商业模式创新的网络银行不应成为其发展方向。这不仅应当引起网络银行投资人的注意,也应当得到监管者的认同。
具体说来,以下三点是创建网络银行商业模式需要重点思考的:
首先,网络银行应当为降低全社会金融服务成本做出贡献。具体地讲就是要设法达成比实体银行更低的贷款利率。一方面,任何新的竞争主体,只有营造较为突出的比较竞争优势才能在市场上立足并获得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就整个金融体系而言,尤其是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服务成本或贷款利率越高,对实体经济的打击越大,在经济长期减速是情况下尤为如此。这也是为什么前央行顾问余永定将“资金成本(利息率)节节上升与产能过剩和经济结构调整导致的实体经济利润率急剧下降之间的矛盾”视为当前最大风险的原因。如果网络银行不能就此形成突破,其创新意义将大打折扣。我深信,网络银行完全有可能在降低贷款利率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甚至是杰出的贡献。
其次,网络银行应当切实履行“储户利益第一”和“储户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必须承认,现有商业银行的商业模式并没有履行好这一原则,甚至长期将降低贷款利率的努力建立在降低储户存款利率之上。然而,提高储户收益原本就是银行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体现,因存款利息收入增长所释放的购买力对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正能量是显而易见的,持续减速的经济更需要这样的正能量。对此,之前的余额宝做得很不错,今后做网络银行应当做得更好。这也就是说,今后选择网络银行的储户或资金提供方有可能赢得更高的收益。
第三,网络银行应当坚守“主体低收益、低风险”的商业模式。收益与风险总是对等的,高收益必有高风险,低收益可以低风险。在很大程度上,目前国内金融体系之所以承受着高风险的压力,主要是由于其高收益或“股东利益最大化”导致的。进一步说,在试图透过高存款准备金率、高不良贷款坏账拨备率、低贷存比应对高风险的同时,贷款利率不断上行,商业银行利润持续快速增长。糟糕的是,其负能量伴随实体经济的持续减速不断显现出来,最终反而透过更多企业陷入困境而加大了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
总之,所谓金融服务“三原则”,即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都是建立在客户基础上的,只有满足了客户(储户和借款人)流动性需要,才能满足银行的流动性需要;只有确保了储户的安全性,才能做到银行的安全性;只有维护了客户的收益性,才能保证银行的收益性。
那么,网络银行究竟应当选择何等业务类型呢?且看下文:“为什么说委托贷款是网络银行的最佳业务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