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宏观经济 |
清议:今年减息预期增强
去年全年CPI涨幅2.6%,远远低于作为调控目标的3.5%。不客气地讲,鉴于CPI实际走势与预期值相差10%就意味着失败,这反映了决策层的宏观经济预期水平有待提高。
正如我此前所说,预期CPI全年涨幅3.5%是去年不减息政策的主要依据。尽管这一预期严重失准,但无论如何决策层还是会给出今年的CPI预期目标。我想说的是,即便是将今年的目标确定在3%,只要实际走势持续回落,特别是一旦在二季度出现实际涨幅低于2.5%的情况,今年的第一次减息便可能成行。这不仅是由于实际利率水平已连续为正,更重要的是去年下半年CPI涨幅明显高于上半年,以至于全年预期值低于2.5%的概率会大大提升。
在很大程度上,今年CPI的关键看点是2月份的涨幅。鉴于去年同期涨幅曾由2%大幅跳升至3.2%,加上国内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普遍偏高,今年2月份CPI大幅提升的可能性较小。不过,去年前6个月CPI平均涨幅为较低的2.42%的确是一个不利因素。
有人说,从去年开始,中国CPI走势已开始进入另一个上升周期。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毕竟去年的实际升幅只有2.6%,与上年持平,甚至不到2011年的一半。此外,目前看到的所有高估今年CPI升幅的分析都忽视了国内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几乎是美国2倍的情况,而美国的农产品价格今年还有下跌空间。
无论如何,在宏观经济减速即将届满16个季度的背景下,减息的必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