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岂容践踏
(2013-05-24 08:27:06)
标签:
财经 |
分类: 宏观经济 |
清议:教育部当幡然觉醒
尽管教育部否认了北京外籍考生加10分的报道,但从此前教育部《内地(祖国大陆)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简章》的有关规定看,区别国籍的高考制度确有其事。
这感觉像一大早吃了苍蝇。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曾对二战后法国教育以心理素质将学生划分类别(最差为白痴)的做法给予了无情揭露与深刻批判。这让人想到了欧洲最黑暗的法西斯主义。
国内区别户籍、国籍的高考居然被教育部制度化,心痛之余,不能不让人想起了“有教无类”的古训。
教育自古就是改变人生的途径,也是改变国运的途径。自工业革命之后,一个国家的崛起从来都是沿着提高劳动效率进而增加财富的道路发展的,而教育的基本功用恰恰是培养更高的劳动技能,进而将增加劳动的数量变成提高劳动的效率。如此说来,教育是富国之本。
目前国内的大学粗入学率还不到30%,与一向勒紧裤带谋求发展的韩国很早之前就做到的70%比起来相差甚远。既然人人都意识到中国的劳动人口已趋于长期减少,人口结构即将老化并且是严重老化,中国未来的发展将比任何一个国家都严重依赖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为此,本届政府应当迅速将提高大学粗入学率作为基本国策。
很遗憾居然有人反对大学扩招。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最终都将被证明是无知的、有害的。听听那些曾就读于技校的孩子们的述说,你便知道普及中等教育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