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掠夺性定价的本质是什么

(2012-08-17 15:18:30)
标签:

财经

分类: 财经

清议:掠夺性定价的本质是什么

 

由京东发起的电商价格战,其手段在经济学上叫做“掠夺性定价”(Predatory Pricing),简言之就是一个或多个企业将价格降低到自己和与之竞争的企业都赚不到钱的地步。

 

很遗憾商务部至今对这场价格战持观望态度。说穿了,这显然出于对掠夺性定价的社会危害性认知不足的缘故。

 

首先,任何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这是商人立足社会的根本。颠覆了这一根本,正常的竞争秩序势必受到损害。

 

其次,动机决定一切。从一开始,京东以掠夺性定价排挤竞争对手的目的便一目了然。当京东公开扬言“往死里打”竞争对手的时候,其言行颇有些黑手党的味道。实际上,被排挤的恐怕不仅是当下的竞争对手,还包括潜在的竞争对手。零售业涉足电商是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趋势,苏宁只是先行者之一,没有人够资格不让别人分享信息化社会的高效率。

 

第三,市场竞争的目的总的说来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但掠夺性定价显然会导致资源的低效利用。一旦掠夺性定价的目的得逞,被排挤的竞争对手所占用的社会资源将出现严重的负效率,就连掠夺者的资源效率也往往要大打折扣。所谓两败俱伤,当年美孚石油公司在一个占有当地80%份额的市场上为了把占20%的企业赶出市场而大肆降价,结果是自身付出的代价远大于竞争对手。京东的情况虽然恰恰相反,但谁吐的都一样是血,最终损害的都是社会资源。

 

第四,无法盈利的行业当然不能吸引投资。这是掠夺性定价的另一个社会化危害。糟糕的是,电商领域原本是一个基于技术进步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这使得京东的掠夺性定价很容易被贴上反技术进步与阻碍社会发展的标签。

 

第五,一如大多数人所担心的那样,掠夺性定价的后果一定是在竞争者消失后掠夺者再提高价格来享受掠夺果实。当年美孚石油公司就是这样做的。对此不能有半点怀疑,无论掠夺者最初如何掩饰。

 

国内立法向来有滞后性问题。但既然有人公开叫嚣要“往死里打”竞争对手,其不正当竞争的本质便暴露无遗。此外,考虑到电商自己需负担的经常性成本,所谓“零毛利”其实就是“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这两点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没什么可质疑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