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宏观经济 |
清议:存款骤减放大贷存比压力
央行披露,7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6687亿元,同比少增8166亿元。分析表明,若剔除当月新增的财政性存款4592亿元,7月住户和非金融企业存款合计减少1.07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与上月全部金融机构贷存比65.37%相比,7月末贷存比激增1.19个百分点至66.56%。这意味着扣除非银行机构后,7月末商业银行贷存比压力陡升。
国内商业银行受75%贷存比上限压制的情况早在去年便得到证实。按照合并报表或集团口径计算,去年四季度末,共有5家上市银行贷存比超限,其中交通银行高达78%,光大银行为75.64%,招商银行为75.45%,兴业银行为75.42%,中国银行为75.08%。去年一至四季末,除以上5家上市银行外,还有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深发展合计共9家上市银行贷存比超限。
今年以来,导致商业银行贷存比压力扩大的原因按影响大小排序有三个,一是央行上半年逐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二是民间高利贷迅猛增长,三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中进口流出。据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仅二季度人民币跨境结算净流出额便多达2015亿元,上半年累计近4500亿元。
从央行官员关于要加快人民币走出去的表态看,商业银行贷存比压力将长期存在。未来12个月,大多数商业银行贷存比都将顶着75%的天花板运行,超限的情况也会比以往更加严重。
与此有关的预期包括:
首先,8、9月份央行将继续暂停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用以回补7月份人民币存款的减少;
其次,受制于贷存比压力,三季度贷款同比增速将继续回落;
第三,贷款增速回落有利于商业银行采用优胜劣汰法则进一步降低贷款不良率,有利于上市银行在改善资产质量的前提下保持业绩增长势头;
第四,在失去贷款增长这一渠道和央行负责扩张这两个因素后,政府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尤其是明年扩大债务规模,以确保外部资金流入能够顺利进入实体经济,而不是加大通胀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