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万亿水利投资值得期待

(2011-07-10 13:16:32)
标签:

股票

分类: 宏观经济

清议:四万亿水利投资值得期待

 

刚刚结束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将大幅增加水利投资当做是治国安邦的经济战略要务。有报道称未来的水利投资要翻倍,年均投资要达到四千亿元,十年合计四万亿,并且主要是政府投资。对于水利股及水泥等相关板块来说,这无疑是重大且意义深远的利好。

 

水利工程当然是公益性项目,并且具有转移支付的功能,其投资主要以政府为主体无可非议。但这不能不涉及政府举债的问题。

 

到今年年底,即使将地方政府平台贷款全部视为公共债务,国内主权债务率也不会超过50%。在世界前十大经济体当中,这一债务率依然是最低的。

 

我不认为所谓60%的债务率上限适用于中国。道理很简单,高债务率对一国经济构成的威胁,主要是针对国际收支或国际偿债能力而言的。中国是世界头号出口大国以及头号外汇储备大国,同时也几乎是头号国际债权国。如果进一步考虑人民币国际化扩张前景,中国的国际偿债能力至少在未来15年内无大顾虑。

 

不夸张地讲,即使中国的主权债务率提升至100%以上,由于绝大部分债务属于国内债务,也不值得过度忧虑。为什么日本的主权债务率高达220%,却照样执行财政扩张政策?其中的道理就在于它有着极强的国际偿债能力。

 

换一个角度看,由于80后、90后新增劳动力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人口,加上至今依然偏低的非农就业比例,以及规模巨大的潜在失业人口数量,即使按国际标准衡量的劳动人口峰值将在2017年出现,但就业增长的潜力依然巨大,所谓的刘易斯拐点从本质上讲还没有降临。

 

统计数据显示,自1990年以来,国内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66.7%大幅提升7.8个百分点至74.5%,而65岁以上人口比重同期升幅仅3.3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的人口状况是在加速成人化,而不是老龄化。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不能在5年后退休人口增长高峰到来之前加快非农就业扩张步伐,进而增强全社会老龄人口抚养能力,那么,17年后的中国,将面临由于建国后第二次婴儿潮(1962~1975年)出生人口全面退休后出现的老龄人口抚养危机。

 

如此说来,当前中国必须奉行财政扩张战略,加快投资,以投资带动非农就业,以增加就业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就是说,中国不应过早地追求预算平衡,而应当在财政扩张的基础上追求债务率的分母扩张,争取实现财政预算的跨期平衡。从长计议,分母扩张或做大GDP才是中国维护主权债务安全的关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