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的泡沫
(2009-08-15 17:24:43)
标签:
股票 |
分类: 股票 |
(特别声明:本人的正式博客仅限于新浪网“清议博客”,其它网站所载“清议博客”与本人无涉)
清议:“泡沫”的泡沫
学会给自己放假是必要的,博客也是如此。
这段时期,与朋友的交谈里贯穿着一个词:泡沫(Bubbles)。经过几个月的连续上涨,许多人担心国内股市、楼市又开始进入泡沫状态,并将近期的股市下跌与楼市销售低迷看作是“泡沫”的证据。
不过,究竟是股市、楼市出现了泡沫,还是将原本不为泡沫的情况误认为“泡沫”,或者是对泡沫这个词本身出现了泡沫化的理解,这是值得一议的。
我想和大家说的是,当你打算对某种经济现象做出判断时,最好使用正确的专业术语,而不要盲从他人,妄下定义。
泡沫这个词,原本用来界定一种连续的资产价格状态,该状态可以划分为两个前后相连的阶段,前者表现为价格的持续上涨,后者表现为价格的快速下跌,也就是所谓的暴跌。从这一点讲,只有足以演变为暴跌的持续上涨,才可以认定为泡沫,而只是在上涨过程当中出现的调整,不可以说成是泡沫。
就A股而言,在经历了2001年7月之后持续四年的熊市之后,终于从2005年初开始进入牛市。不过,到2007年10月上旬为止,由于具备来自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支撑,总体上讲,两年零十个月的上涨还不足以称之为泡沫。然而,随着中国石油的高调上市,平均市盈率被快速拉升至60倍以上,紧接着便出现了暴跌行情,由此持续了近一年的熊市。这是非常典型的泡沫。如果大家还记得,我曾在2007年10月中国石油宣布发行A股之后,不断警示大家:大水就要来了。
必须承认,仅就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而言,一度达到33倍的A股平均市盈率的确有些高估。在很大程度上,近期的股市下跌,正是对高估值的矫正。但是,如果考虑到国内经济正在走出谷底,二季度上市公司业绩也出现明显环比增长的态势,便很难做出本轮上涨周期已经结束的判断,当然也没有理由认为未来几个月会出现暴跌的行情。
我的意思是说,近期A股出现的下跌,算不上是泡沫,充其量只是持续上涨过程中出现的调整。相反,经过近期调整,日后的上涨将更加健康。我的预期是,鉴于上市公司业绩从环比增长到可比增长可以持续到2010年度报告,A股的上涨行情起码可以延续到2011年初。
所谓错误,是将“不可持续的上涨”理解为泡沫,而不是将“足以演变为暴跌的持续上涨”理解为泡沫。
再说楼市,如果按照年初一些分析人士所说的“房价将下跌35%”,那么,国内楼市无疑处在泡沫状态。然而,实际情况是,房价不仅没有下跌,反而持续5个月上涨。考虑到80后正在长大成人,陆续步入婚嫁年龄,加上人口的城市化聚集势头不断加快,国内楼市已进入15年之久的刚性需求增长阶段。在这一阶段消失之前,除非出现重大宏观政策失误,我不认为国内楼市会出现泡沫。即使在此之前出现几波小幅调整,也不可怕,当然也不能定义为楼市泡沫。
学过逻辑学的朋友都知道,同一律是人们正常交流的基本保障。按照老百姓的说法,人们之间的谈话,不能“我说城门楼子,你说萝卜头子”。进一步说,学问的关键,在于不仅知其名,而且知其实。“知名不知实”,也是清朝大学者王船山一向反对的。于是,说到资产价格,最好先弄明白基本概念再使用“泡沫”这个专业术语。否则,免不了混淆视听,害人害己。
关于泡沫这一经济学术语,好专研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收录的经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