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煤电冲突是中央与地方利益博弈

(2008-08-27 15:00:15)
标签:

股票

清议:煤电冲突是中央与地方利益博弈 
今日媒体报道发改委再次强调要进一步加强限价政策,遏制电煤价格上涨。发改委认为,此前的限价政策,随着近期秦皇岛动力煤价格由限价前的1020元/吨,降至7月初的980元/吨,再降至8月初的860元/吨,已产生了明显效果。
 
这种说法未必正确。近期的煤价回落,显然与奥运会期间北京周边省区大范围停工停产有关,同时大秦线并没有停运,所以出现短暂的港口囤煤现象。加上此前囤积在秦皇岛的煤炭在海运运力减少的情况下,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港口囤煤现象,因此,出现价格下降是难以避免的。此外,导致近期国内煤价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油价回落。出于煤炭与原油的比价关系,当原油价格回落时,煤炭价格相应走软,丝毫也不奇怪。总之,将近期国内煤炭价格下降归功于发改委的限价政策,说起来很牵强。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内煤炭价格持续上涨,除了油价上涨的因素外,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众所周知,在朱鎔基总理卸任前,煤炭企业已全部下放地方。这也是目前煤炭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清一色是地方政府国资局所辖地方国有企业的原因。但是,电力系统由中央国有企业统辖的格局丝毫没有改变。
 
说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一点很是关键。随着1994年进行的分税制改革,地方财政由以往历年结余的情况顿时转变为亏空,此后的地方财政亏空越来越多,2007年多达1.5万亿元。
 
由于产煤省大多是相对较为贫困的地方,当地政府将缓解财政赤字压力的希望重点放到煤炭产业当中。其基本思路是,在加征煤炭环境补偿费的同时,尽可能创造条件鼓励企业增加产量。
 
显然,煤炭企业的利益与地方政府是充分一致的。煤炭企业有涨价的呼声,地方政府同样希望能够从煤炭价格上涨当中获得更大的利益。有人说,中央将李小鹏派到山西去当副省长,目的是化解煤电矛盾。其实,李副省长在山西并不分管煤炭。
 
几乎可以肯定,在不改变电价形成机制的前提下,煤电矛盾只能越来越突出,而不会得到真正的缓解。进一步说,在不改变发电企业由中央管辖的前提下,煤电矛盾也不会缓解。
 
其实,电力行业当中,电网是关键,可以由中央企业垄断,但发电企业不是关键,倒是应当向其他国家那样实现较充分的市场化。最起码,将发电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地方是非常必要的。
 
必须承认,限价政策不仅是非市场化的,而且是反市场化的,长期限价的结果,注定是违背价值规律,对经济构成颇为负面的影响。有谁可以说今年以来出现的企业利润增速放缓以及经济减速不是执行限价政策的结果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