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清议:产业链延伸为煤炭股业绩前景增光添彩
(《每日经济新闻》专稿,请勿转载)
2000年以来持续上涨的油价,与不断追加的伊拉克及阿富汗战费支出,令美国人对海外石油供给的安全性越来越失去信心。为减轻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确保能源安全,美国选择了生物燃料作为今后的主要替代能源品种,尽管科学家说生物燃料不比石油清洁多少,而且足以导致并不断加剧全球粮食危机。
中国粮食产量的历史最高记录出现在1998年,达到51230万吨。此后连续5年总体保持下降态势,产量最低的2003年仅为43070万吨。尽管最近4年粮食产量逐年增长,但2007年也不过是50148万吨,与上述最高记录依然相差1082万吨。以此为背景,并考虑到人口增长与耕地面积减少这两项压力,中国不应当也不可能将生物燃料作为今后替代能源的发展方向。
论及中国的能源供给安全,以能源结构来看,最大的问题显然是煤炭,而不是石油,尽管后者的对外依存度已经突破50%。这不仅仅是由于过去5年国内煤炭产量仅增长74%,而同期火力发电、生铁、焦炭、水泥的产量增幅分别高达105%、175%、135%和88%,以至于传统领域的煤炭供求矛盾日渐突出。在很大程度上,未来煤炭供给安全的难点是煤化工产量的快速增长,其中包括煤制甲醇、二甲醚、醋酸、甲醇制烯烃、煤直接液化制油及间接液化制油等。这无疑会持续放大煤炭需求,进一步加剧市场供求矛盾。
据说,煤化工的主要发展方向恰恰是将煤炭作为今后成品油的主要替代品。以中国丰富且仍在扩张的煤炭储量来看,这应当是颇为理想的替代方案,其效果不亚于美国的生物燃料。
有数据显失,到目前为止,仅煤炭类上市公司在建和拟建的煤化工项目所涉及的投资就高达4000亿元。考虑到煤制甲醇、二甲醚以及煤制油所获得的利润是煤炭销售的3~5倍,尽管存在煤炭原料供给短缺、水资源瓶颈以及产品产量上的限制,但从长计议,煤化工都将注定成为今后煤炭类上市公司业绩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推手。
作为煤炭工业的成品油替代发展方向,另一个颇具潜力的项目是煤层气。高浓度的煤层气可直接用于车用燃料。在煤炭资源大省山西,自2006年起,太原、晋城、阳泉等地的部分出租车及私家车陆续开始改用煤层气,并已着手向重型燃气卡车的方向发展。
实际上,煤层气的用途几近于天然气,不仅可以替代成品油,还可以用于居民家用燃气,特别是用于发电。据了解,目前国内已探明煤层气储量高达36.86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按60%可开采计算,国内煤层气潜在产量相当于2007年国内天然气产量的319倍,或相当于2007年国内能源总产量的20倍。所谓的煤层气,就是煤矿瓦斯,尽管储量极不均衡,但现有大多数煤矿都具备不同程度的抽取条件。如此说来,除煤化工之外,未来煤炭类上市公司业绩可持续增长的另一个推手就是煤层气。由于抽取煤层气可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借助CDM项目向发达国家出售二氧化碳减排额度,煤炭企业可以实现更为可观的收益。
煤化工也好,煤层气也罢,对煤炭企业来说,都是产业链的向下延伸。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不考虑这两项发展,目前煤炭类上市公司针对电力、冶金、化肥等领域的产业链延伸同样势头良好。中国神化自大举投资煤制油项目并有望在今年9月投产之后,已经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签署涉及100亿吨煤炭资源总量的IGCC合作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气化、脱硫、除尘等净化处理,将煤转化为含有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合成气体,再进入燃气轮机发电,由此实现以发电为主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及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这应当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煤炭企业电力发展计划。据悉,此前中国神华已在广东惠州敲定了两期2×250兆瓦的IGCC项目,总投资超过200亿元。
必须承认,对于大多数煤炭类上市公司来说,将上述产业链延伸方向落实到实际的业绩增长,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在此之前,煤炭价格上涨,特别是下游电力企业的煤、电价格联动,仍将是业绩增长的预期重点。鉴于上半年电力行业亏损严重,加上必须满足整体上市之后业绩增长的要求,下半年继续上调电价,进而在缩小电煤政策性合同价与市场价之间差距的前提下,继续推进煤炭类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很值得投资者期待。
不夸张地讲,仍在延续的煤炭价格上涨趋势,与前景广阔的产业链延伸,很有可能促进煤炭股出现7到10年的大牛市。而眼下,未必不是投资者逢低介入煤炭股行情的大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