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 |
清议:成品油价格将成为抑制过度通胀的主要工具
中国石油(601857)的45万员工及其更多的股票投资者无不渴望再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因为这可能是缓解原油价格上涨压力并阻止A股上市后业绩不走下坡路的惟一希望。于是,当媒体报道草拟中的《能源法》主张市场定价原则之后,其股价出现些许反弹。
然而,掌控成品油价格的政府机构不会不从11月份上调成品油价格导致PPI加速上涨当中吸取教训。在很大程度上,这一教训意味着目前国内通胀正在沿着由原料购进价格到工业品出厂价格再到消费品价格的、颇为经典又十分危险的传导路径走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度上调成品油价格,结果只能导致通胀更加严重,较悲观地讲,甚至可能导致国内通胀形势完全失控。
正统的政治经济学相信,人类经济活动的目标应当是在维护必要的收入平等前提下实现财富的可持续增长。这使得GDP增长只有在不出现通胀进而不加剧贫富差距的情况下才是合理的。经济学人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诫人们,通胀的危害就是降低中低收入者的货币购买力,拉大与掌握资产并往往因通胀而迅速增加名义财富的富人之间的实际购买力差距,最终妨碍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忽视这样一则信息似乎是极不理性的:原油开采成本5年前为25美元/桶,如今是45美元/桶,未来5年将升至70美元/桶。这意味着油价不可能大幅回落,相反会持续上涨,当然也意味着任何人都无法指望借助原油价格回落的方式来改善成品油供应商的业绩。
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一个多月前上调成品油价格对通胀的影响还远远没有结束。随着冬季货运及旅客运输旺季的到来,加上农民必须赶在春节前后备足开春后使用的生产资料,未来数个月的通胀形势都将是非常严峻的。
虽然理论上讲资产持有人不惧怕通胀,甚至出于自身利益而欢迎通胀,但是,请务必注意,那只出现在充分自由的、向右转的市场经济当中。然而,在中国,无论是出于如上所述正统政治经济学的考虑,还是出于明年社会安定的考虑,都不可能允许通胀持续加剧。在我看来,有关方面或许至今还搞不清到底是何等原因导致猪肉价持续大幅上涨以及由此不断加剧的通胀,这也是货币政策在愈演愈烈的通胀面前显得苍白无力的根源,但对于成品油或能源价格上涨推动的通胀却有着颇为清醒的认识。
那么,为什么还要坚守中国石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