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议中国楼市之五:哪里房价上涨动力最大
仅仅凭借表明决策层最新态度的“防止经济增长转向过热”那一句话,我便可以做出内地楼市下半年价格还要上涨的预期。
我的推理逻辑是,既然近两年来内地商品房竣工面积增长率持续落伍于销售面积增长率,并且上年竣工面积销售率平均保持在109%以上的水平,表明今年楼市的供不应求现象依然颇为严重;既然国务院仍做出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的判断,并打算继续以遏制投资增速的途径遏制房价过快上涨,那么,在遏制投资增长必然进一步打压商品房竣工面积增长率的前提下,并考虑到销售面积在强大需求拉动下仍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房价不上涨才奇怪。
不否认今年以来各地加大经济适用房投资可能会成为今后内地房价上涨幅度有所抑制的原因,但有两个理由促使我无法对该等影响做出乐观的估计。其一是目前经济适用房在全部商品房供给当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小,即使其投资和建设增速都很快,也不可能对房价构成足够大的影响;其二是近10年来内地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对GDP的比率远远低于初级工业化国家国际公认的水平,这使得适用于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土地供给非常有限,并由此导致在原本不适于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地块开工建设,其结果不可能保证所形成的经济适用房供给获得一个足够低的价格定位,以至于失去了经济适用房用于满足中低收入家庭住宅需求的意义,甚至还可能延续以往经济适用房配售有欠公平的问题。
我从不否认政府干预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寄还希望于政府干预来缓解内地房价过快上涨的压力,以满足基于庞大的居民储蓄以及收入增长而快速增长的住宅需求。但是,正像我一再强调的是,那种以限制房地产投资并因此紧缩商品房供给的政府干预存在十分明显的理论误区。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政府干预,也不可能违背市场的供求规律。这也就是说,在商品房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只有增加投资并相应扩大供给,才能获得抑制房价上涨过快的效果。而延续至今并有迹象表明将进一步延续下去的政府干预,其方向是限制投资和紧缩供给。这纯粹把市场供不应求时正确的政府干预方向给整反了。这是我做出上述房价不上涨才奇怪判断的更深一层的理由。
于是,人们不得不依据以上政府干预的方向和楼市的供求关系状态对下半年的房价走势做出预期。
那么,如何判断内地楼市的供求关系状态呢?我给出的方法是依据上年商品房竣工面积销售率,并考虑上年商品房销售增长领先比率,综合计算今年的房价上涨动力指数。其中,上年商品房竣工面积销售率是指上年已实现销售面积对当年竣工面积的比率,上年商品房销售增长领先比率是指销售面积增长率与竣工面积增长率之间的差距。毫无疑问,上年商品房竣工面积销售率越高,表明供给越不充足;而销售增长领先比率越大,或销售面积增长率领先于竣工面积增长率的幅度越大,表示需求增长快于供给增长。
表:中国房价上涨动力指数地区排行榜
上年竣工面积
销售增长领先 上涨动力
销售率
比率
指数
全国平均
114.35
10.03
124.38
西藏
188.40
63.36
251.76
海南
183.11
21.30
204.41
云南
182.31
8.96
191.27
新疆
142.70
40.66
183.36
贵州
155.52
21.27
176.79
河南
145.45
19.10
164.55
河北
145.61
17.43
163.04
陕西
140.79
20.41
161.20
福建
143.56
16.29
159.85
吉林
14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