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产品”会计报表不受信任
半年度报告显示,G农产品(000061)06年1~6月净利润项下出现亏损1701.79万元。尽管公司董事会强调当期亏损主要是由于报表合并范围变化和计提金信信托股权投资减值准备6000万元导致的,但从主营业务收入按年减少16.02%和主营业务利润按年滑坡9.02%的情况来分析,加上2005年度正常项目下净利润为-3130.9万元,公司业绩的确已陷入亏损周期。
在研究人员看来,G农产品05年度会计报表提供的1388.34万元净利润是不受信任的,尽管担当独立审计责任的深圳南方民和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南方民和”)两位注册会计师为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由此而来的问题是,假如该公司重述的05年度业绩发生亏损,一旦06年度业绩在中期亏损的基础上再度出现亏损,市场岂不将多了一个“ST”公司?
为求证这一假设,我们分别与G农产品董事会和南方民和两位注册会计师进行了交流。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仍无法改变G农产品05年度和06年半年度会计报表不受信任的观点。
事情是这样的,G农产品斥资1
亿元参股的金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信信托”)因违规经营、经营不善,于05年12月30日被中国银监会责令停业整顿。为此,G农产品05年度会计报表对该等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4000万元,计提比例占账面投资金额的40%。我们认为,在金信信托被停业整顿的背景之下,有理由认为该等长期投资的可回收性已受到重大限制,并存在全额损失的重大风险,因此应当依据审慎原则对其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经查验,金信信托的其他上市公司股东如东风科技、浙江广厦等公司均于05年度会计报表当中对该等股权投资全额计提了减值准备。显然,G农产品同期就此仅计提4000万元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方法是显失公允的。进一步说,在被审计公司对金信信托长期投资可回收价值计量显失公允和减值准备计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依据独立审计准则,南方民和的两位注册会计师为G农产品05年度会计报表表示无保留意见也是显失公允的。
考虑到G农产品05年度账面税前利润为11907万元,补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6000万元将对公司业绩造成巨大影响。加上该公司同期应收款项坏账拨备同样显失公允,应补提坏账拨备3384万元,因此,公司05年度公允而真实的税前利润疑似应改写为2522.85万元,而且不是会计报表披露的按年增长160.53%,而是按年下降44.80%。进一步说,在剔除少数股东损益后,G农产品05年度不免出现亏损。为此,我们怀疑该公司不在05年度足额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而是推迟到06年半年报再全额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方法有虚构利润的嫌疑,目的似乎是为了逃避连续两年亏损令公司股票被特别处理的命运。
针对上述情况,南方民和两位注册会计师郑立红、周武重在回函中表示,他们在审计过程中对上述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
2、 金信信托是停业整顿,并非清算关闭或撤销,因此通过整顿达到要求恢复营业是有可能的。从“答记者问”中显示地方政府在积极实施政府主导的增资扩股和重组方案,因此注册会计师认为在停业整顿尚未结束时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理由不充分。
3、 “答记者问”反映,造成金信信托财产损失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证券市场长期低迷,但在实施审计时证券市场长期低迷的状况已得到改变(上证指数由1000点涨至1300点),故推断金信信托账面资产损失应有一定程度恢复。
4、 金信信托04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为11亿余元,大于实收资本。从05年证券市场状况来看,一年中损失掉全部净资产并不合情理。如果金信信托05年12月31日的真实状况是资不抵债,则04年会计报表反映的资产负债状况及经营结果就会有重大错报,对重大错报应采用追溯调整法,因此注册会计师认为在05年报表中全额承担损失也不合理。
5、 金信信托停业整顿对农产品造成的损失及或有损失,农产品已充分披露,注册会计师认为不会对会计报表使用者形成误导。
6、 东风科技、浙江广夏、朝华科技等公司之所以在05年报中对金信信托全额计提减值准备,是因为他们当年均已出现较大的经营性亏损,无关对金信信托的投资计提多大比例的减值准备,亏损已成定居,属于“一次亏足”的“洗大澡”公司,故不能将他们的计提比例作为农产品计提的参考标准。
在我们与G农产品董事会秘书的沟通当中,对方所持有的观点与以上注册会计师的观点大同小异。看来,二者之间的交流要比我们与二者之间的交流更加充分。不过,以上观点不仅没有打消我们的顾虑,反而更加坚定了我们对G农产品2005年度和2006年半年度会计报表疑似严重不受信任的判断。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媒介评论”或媒体报道是现行独立审计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关注的审计证据,并不是像南方民和两位注册会计师所说的“媒体所称金信信托‘巨额亏损几十亿元’的报道不能作为估计减值的依据”那么绝对。除非有证据能够证明媒体报道是严重失实的,否则,忽视媒体报道所提供的情况等同于在使用审计证据上存在选择性。就G农产品05年报和06年半年报来说,该等选择性意味着对公司管理当局有利,对全体股东特别是广大中小股东不利。
其次,所谓通过整顿有可能达到要求恢复营业根本就不是会计估计的理由,原因是该等颇为乐观的情况在会计估计时属于未来有可能发生但截至报表日仍未发生的情况。根据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未来很有可能发生的有利事项不能确认,而未来很有可能发生的不利事项必须确认。就此,我们怀疑G农产品董事会连同南方民和的两位注册会计师未能严格贯彻会计报表的审慎原则。
第三,停业整顿与清算关闭的确存在重大区别,但就会计处理方法来说,该等区别表现为与前者相对应的会计处理方法是确认减值准备,与后者相对应的会计处理方法是直接核销损失,或核销以往会计期间已计提的减值准备。毫无疑问,南方民和两位注册会计师以停业整顿与清算关闭的区别为理由忽视G农产品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计提严重不足是不能原谅的。
第四,以上注册会计师以上证指数由1000点涨至1300点推断金信信托账面资产损失应有一定程度恢复以及所谓一年中损失全部净资产并不合情理的观点,似乎更明确地反映了G农产品公司董事会连同注册会计师针对金信信托股权可回收价值的会计估计。我们认为,这一估计所反映出的问题更加严重,不仅说明会计责任人和审计责任人在事实尚未澄清的情况下主观做出了金信信托不存在重大资产损失的、极不负责的假设或判断,也说明他们宁肯选择对公司管理当局有利的会计估计,而不是本着对全体股东特别是广大中小股东负责的态度对风险加以判断。
第五,注册会计师认为农产品已对金信信托停业整顿造成的损失及或有损失充分披露,不会对投资者造成误导。对此,我们无法认同,并认为公司对该等或有损失的披露并不充分。经查验,05年报对该等或有损失的描述如下:“鉴于目前对金信信托损失程度以及停业整顿后的发展变化难以准确把握,
故一旦金信信托监管当局有该公司具体财务状况或进行破产清算的信息披露,
反映本公司估计损失不足,本公司将即时补充计提该项投资的减值准备。”那么,未来补提比例如何?是否全额计提?以及补提后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有多大等等,均未能在年报中加以恰当反映。另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既然承认对金信信托损失程度“难以准确把握”,那么又如何保证这样的陈述不会对投资者造成误导?又如何让投资者相信05年度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呢?
第六,由于会计估计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注册会计师应将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估计与同类别单位的会计估计进行比较,尽可能适当降低审计风险。我们注意到,上述注册会计师称东风科技、浙江广夏、朝华科技等公司属于“一次亏足”的“洗大澡”公司,实际上是对同行的诋毁。我们认为,虽然G农产品05年度会计报表没有因足额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而“一次亏足”或“洗大澡”,但在06年半年度提足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未必不是为了逃避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发生亏损而被特别处理的命运。这两种情况究竟哪一个更好呢?此外,我们怀疑南方民和的两位注册会计师是否在审计过程中充分使用必要的审计程序,否则不会出现G农产品针对金信信托的长期投资会计估计与其他同类上市公司之间存在重大差异的结果。
除了上述显失公允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之外,G农产品在坏账准备方面也存在计提不足的情形。经查验,公司针对应收款项不可回收风险而采用的坏账拨备比例是1年以内0.5%,1~2年7%,2~3年10%,3~5年80%,5年以上100%。我们认为,该等坏账拨备比例显失公允。
对于此项质疑,注册会计师在回函中表示,依据《企业会计制度》,企业有权自行确定坏账拨备的比例,同时认为农产品的拨备水平在目前上市公司中处在中等偏上的位置。
我们认为,虽然企业有权自行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但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应当充分反映应收款项账面余额与未来可回收净值之前的差额,以此体现公认会计准则关于资产计价应当满足预期未来经济利益足额回流企业的要求。我们认为,公允的坏账拨备比例不仅应当反映因逾期而成为不良债权的应收款项的不可回收风险,也应当反映约定付款期内的应收款项即正常应收款项的不可回收风险,还应当反映已成为不良债权的应收款项随账龄延长而增加的不可回收风险,而且拨备金额应接近或等同于应收款项中的不良债权合计金额。
换言之,按照公允坏账拨备比例计提的坏账准备对全部具有不良债权性质的应收款项的比率,即拨备覆盖率,应接近甚至不低于百分之百。如果能满足这一核心条件,坏账拨备比例就是公允的,即使是发生具体的风险事项后不计提专项坏账拨备的情况下。因此我们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公允的坏账准备比例应为账龄1年以内5%,1~2年25%,2~3年50%,3年以上100%。
截至2005年12月31日,G农产品实际计提坏账准备5643万元,实际拨备覆盖率仅为39.09%,而按照公允拨备比例应计提坏账准备9027万元,应计拨备覆盖率为62.71%。由此可见,即便被审计公司将拨备比例提升至普遍公允的水平,其应计拨备覆盖率也未达到100%,这是由于该公司应收款项的账龄结构十分不理想。因此,公司应当将以往自行确定的拨备比例适当提高。退一步讲,即便按照公允坏账拨备比例计算,公司也需补提坏账准备3384万元。
至于G农产品的拨备比例在国内上市公司当中是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我们也有不同的看法。《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研究院于2005年初推出的“A
股账面盈利公司坏账拨备损益调整系数排行榜”显示,在1097个上市公司样本当中,农产品排名第811位。这显然是偏低的水平。
总之,我们依然严重质疑G农产品05年报以及06年半年报的信任度,不仅如此,我们也对南方民和两位注册会计师为G农产品05年度会计报表出具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信任度深表质疑。推而论之,我们认为,如果有确凿证据证明G农产品05年度会计报表存在重大公允性瑕疵,以至于公允条件下可能发生亏损,那么,该公司应当尽快对05年度会计报表予以重述,否则,不排除利用显失公允的会计处理方法逃避监管的可能性。
(作者为《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研究院院长清议、研究员王静)
前一篇:社保基金有望成为股市中坚力量
后一篇:加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