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锦州晚报》刊发梅玉荣评论徐红:一条得水之鱼

(2008-11-02 19:52:33)
标签:

安静

雪夜

徐红诗歌

《水的唇语》

分类: 诗人评论/访谈

 

 她像一条离不开水的鱼,把所有的深情热爱,全都付诸于水。她的诸多诗作,或以水为喻,或以水作衣,或以水为源,迷幻多姿,丰厚而蕴藉。”“一条得水之鱼,悠游而自在。”--雪感谢梅影。

 《锦州晚报》刊发梅玉荣评论徐红:一条得水之鱼

 

 

               几点晶莹雪,一颗玲珑心
                                     ——红诗歌印
                                   梅玉荣


   
   
选择一个静谧的午后,来读徐红姐姐静谧的诗。
    她的诗,是最女性的诗,却毫无矫揉造作之态;她的诗,是最安静的诗,能够唤醒读者潜藏于心灵深处的美的渴望;她的诗,是最纯净的诗,一扫诗坛充斥的粗制滥造粗俗腐烂之风,给人带来真善美的多重体验……读她的诗,如见晶莹之雪曼妙飘洒,这美丽动人的意境,来源于那一颗轻柔得让人沉醉的玲珑之心。
    喜欢她的诗的人很多,给她诗歌写评论的人很多。我根本不是个诗评家,但我愿意为我喜欢的诗歌,写下一点来自心灵的文字。
    网络是把双刃剑,给许多人带来忧喜莫辨的感受。在大量浮躁的参差不齐的诗歌里,能读到徐红的诗,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幸福。
   
  一.晶莹如雪
   
    我没有高深莫测的诗歌理论,也没有高屋建瓴的洞察能力。但作为一个深受古典文学影响的人,作为一个从小就喜欢诗歌的人,作为一个至今仍对诗歌有着深深情结的人,我愿意把“求真,扬善,尚美”作为我的诗观。我觉得,诗歌这种文学形式,从先民们日常劳歌的起源,到如今面临边缘化的危险,不论如何被人所诟病,它仍保持着格外高贵的血统,容不得低俗与浅薄,不应被肮脏的口水所玷污。
    徐红的诗歌,是真的,是善的,是美的。恰如天上飞雪,飘洒人间,一片莹白,大地上遍是美丽的诗花。
    徐红爱雪,写雪,用雪来表达,来描摹,来呼吸。这也无疑是她为何把“白雪”作为笔名的原因了。在她的诗中,有许多“雪”的意象。雪在她的笔下,有着轻柔的外形,细腻的情思,有着姣好的面容和夺人的神采。
    她的《雪》是一首网络广为流传,十分耀目的诗:


    湿润已久,
    雪花落下来。
    这时候啊
    孤独几乎是透明的。
    冬天的翅膀收拢,
    慢慢安静下来。
    村庄温暖。
    一个水一样的女子,
    她发光,
    携带着一筐火焰。
   
    有谁能够想象出,雪花竟然是个“水一样的女子,她发光,携带着一筐火焰”?读这首诗时,它语言的别致与轻灵,它意境的静谧和温暖,它情感的孤独与炽热……全都融注在短而精炼的诗行里。我为这首诗注目久久,流连忘返,醉在那透明而晶莹的氛围中。
    再看这首《雪夜》:
      
   
雪夜,围炉。
    暖一壶酒,
    在黑丝绸般柔软的夜里。一醉解千愁。
   
    在无限的孤独之上,可以无限接近真理和良心。
   
    七重天里的七个欢喜。
    七只白鸟落在七棵树上。
   
    冰雪覆盖着大地,河谷安静。原野祥和。
    七种温暖,波浪一样向我们低语。
   
    诗人是造境高手,这首诗同样如此。它把古典意境与想象空间巧组合,又采用多样表现手法,将理智与情感交融,营造出多重语境,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感知与联想。
    雪夜围炉,暖一壶酒,我不知道徐红的构思是否源自中国古典诗词,因为这恰是“绿蚁酿新醅,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意境,而紧接着“一醉解千愁”,也正是古人所引领与倡导的饮酒方式。但诗人并不沉浸于古典,接着延伸出更加丰厚的意象。“在无限的孤独之上,可以无限接近真理和良心”这是一句颇有哲理的话,使全诗顿时充满理性的光芒。“七重天里的七个欢喜。七只白鸟落在七棵树上”,这两句给我的感觉竟然是童话,不是有“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么?当然,也含有中国古典佛教的元素,不是有“七重天”“七级浮屠”的说法吗?诗人笔下的“七只白鸟落在七棵树”,又是多么奇崛可喜的情境!结尾处的“冰雪”“河谷”“原野”等意象,既是对雪夜的写实,同时也是整首诗的铺展,在这样的雪夜,从诗中我们读到的是温馨的画面,是深入的反思,是童话般的美好,是漫向心头的无限温暖…
  
  
  二.灵动如水
   
    老子有云“上善若水”,孔子云“智者乐水”,水,最多见也最稀缺,最柔弱也最强大,最无常也最永恒。徐红有首诗题是“只有流淌是我渴望的方式”,可见,水,是诗人情怀的寄托物,是生命形式的凝结点。她像一条离不开水的鱼,把所有的深情热爱,全都付诸于水。她的诸多诗作,或以水为喻,或以水作衣,或以水为源,迷幻多姿,丰厚而蕴藉。而她笔下出现的“雪”“雨”等,不也是水的另一种形式么?
    “心静如镜,心动如水。”徐红正是用如镜般澄明的表达,来描绘一个多情易感细腻温柔的女人心扉。阳光,草地,石头,溪水,鸟鸣,水果……这些平常而美好的事物,在她笔下如水般流动变幻,组合成一幅幅或流光溢彩或安详宁静的画面,同时让读者不自觉地陷入其中,被语言的美酒所灌醉。这醉,有一点甜,一点痴,一点清凉,一点温馨。
       
   
阳光晒过的草地松软,
    我很安心。
    河岸边的雪很白。
    水摇晃着,
    一些影子。
    澄明的时刻,
    一只斑鸠
    从枝头飞过。
    我转过身,
    宁静空无一人。
    果子飘散着甜味,
    陶罐的水溢出。
       --《睡眠》

    诗人笔下,有静静的景物:草地,河岸,水。是澄明宁静的时刻,而“一只斑鸠”的飞过,更使这画面宁静中富有动感,清晰可见。诗人还写到“我很安心”“我转过身”这些句子将主人公的情感与景物自然融合,而“果子的甜味”“陶罐的水溢出”,又从味觉视觉的角度将画面推向一个回味无穷的空间。水,在这首诗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安分的,“水摇晃着”“水溢出”,增添了诗的灵动。题目《睡眠》则是整个画面的点睛之笔,令人怀想。
    再看下面这首《水一样流过的夜》:
   
   
如果你的身体被水贮满。
    如果你抚摸过水。
    只有你知道,水是多么必须,多么渴。
   
    树叶和星子上的水,是神的语言。
    夜是光滑柔软的瓷器,石上覆着青苔,水里开出莲花。
   
    诗人惯用通感和奇妙想象的手法,将一些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意境,用优美的语言展现出来。就像这首,“树叶和星子上的水,是神的语言”,水是语言,自然可听了;“夜是光滑柔软的瓷器”,夜是瓷器,自然可触了。而“身体被水贮满”又是多么离奇的想象!
    总之,这首诗渲染了夜的宁静可喜,夜的流动之美,夜的意蕴丰富,夜的奇妙多姿。我感觉,徐红的诗是适合一个人静静地读的,读着读着,眼前会有画面,会有色彩,会有声音,会有别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没有忧虑与痛苦,会有神谕,在耳畔轻唤。
   
   
三.空灵如禅
   
    禅,是一个玄妙的词。没有人能把它说清。正因为它的玄虚,它的空灵,才有了无数的人试图去解读它。“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众口流传的妙偈更是给禅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
    我读徐红的诗,常会产生禅的感觉。那是淡定从容,那是与世无争,那是一份坦荡高邈,如云,如水,如风来疏竹,如雁过寒潭。如这说不清道不明的禅机。
   下面这首《水之鱼》:
      
   
面壁的人不是我,
    我在我之外。
   
    手在深杯中,
    夜在灯上,
    鱼游动着水,
    花结在果里。
   
    不是我的我,
    四壁在墙里,窗开在门外。
    发吹拂着风,
    水之鱼饮于忘川。
   
    无我,忘我。我在。
   
    诗人着意刻画的内容,颇有几分玄妙:“手在深杯中,夜在灯上,鱼游动着水,花结在果里。”看似反常的表达,与庄子之问“到底是蝶梦庄周还是庄周梦蝶”互为因果,引人回味与反思。而这种“无我,忘我”之境,恰是“我”的无处不在。我悟性不够,根本说不好禅,但我想,这也许就是禅。徐红便是这样一条得水之鱼,悠游而自在。让人羡慕。

    我来此处,你不在,
    惟有青山在。
    我来寂静山中歇息。
    不登高,不走幽僻之径。
    我只临水而栖,坐在一旁,
    看山看水。看我身边的植物。
    我身边的这些植物啊!
    字里行间,
    泉有多深,水有多甘冽

       --《此处》


    醉翁之意不在酒。历来诗家名士喜欢与山水为伴。山水带来的自然玄机,是任何人都难以参透的,禅虽悟于内心,但一定来于自然。自然便是神祗。“我来此处,你不在,惟有青山在。”是孤独,是无以相逢的寂寞,然而“青山在”,这就够了。“我只临水而栖,坐在一旁,看山看水。看我身边的植物。”诗人心境,应与庄子观鱼,庄子梦蝶的心境相近吧。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们又需要说些什么?“泉有多深,水有多甘冽。”想起欧阳修。这首诗定是与醉翁亭有关。
    禅的境界,也许就是无言。

                                                 2008年10月20日于湖北

 

全文转自:荣博克

(2009年6月11日《锦州晚报》和2010.4.11《潮州日报》刊登,题为:《一条得水之鱼——徐红<水的唇语>印象》。详见:《潮州日报》本文电子版  《锦州晚报》本文电子版  )

 

玉荣笔名梅影三叠。作品发表于《北京文学》《诗选刊》《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天津日报》《中国教育报》《今晚报》等。著有诗集《手余梅香》,诗文集《梅花落》。现居湖北

 

   点击可见徐红作品更多与水相关主题: 

“被爱时,水泽寂静。天地初心”

保留一种美,如归舟静泊

永恒之美就像远方今夜,水的覆盖,寂静,而神秘

觉到爱这水里痛苦的黄金

“在蜜酒般的夏日,水罐和阴凉是安静的。”

“我辜负了月光下很多旧日子。”

长满青草的心,覆着

缘来,都只为了安静

“你的果实摘取我,我今天出生。”

行走渊上,在炭里取火

 九歌:莲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